小次郎將望遠鏡放下,與站在旁邊一起觀察炮擊效果的師團長們很有默契的相互看了一眼,但是都沒有說什麼,小次郎看看表,揮揮手大聲說道:“好了,集群炮擊即將結束,我們回去,後麵的工作還多著呢!”
炮擊終於停了下來,整個戰場似乎安靜了!大批地北美民兵士兵在指揮官的命令下從預定位置衝了出來,以散兵隊形,小心翼翼的向法軍陣地摸去。
他們的步伐越來越快,因為到現在他們還都沒有遇到任何形式地抵抗,在空中的飛艇觀察員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延綿的戰線上兩個師團除了後勤與炮兵部隊外,近兩萬北美民兵士兵猶如小黑點一樣向法軍陣地湧去,原本預計中法軍的反擊並沒有出現,戰場依然如死一般的寂靜!
北美民兵在不到三十分鍾的時間內便輕鬆的占領了法軍的第一道防線,在前線傳來消息後,小次郎果斷地命令第一、五師團撤了下來,投入了第十六師團、第二十二師團等四個師團的全部兵力,這本來是第二波攻擊的作戰師團,小次郎沒有按兵不動,看到前麵阻力不大,他果斷的將兩個最精銳的師團撤了下來,將炮灰兵力全都派上去,他要用這些炮灰去引誘和消耗對方的殘餘力量。
在第一道防線得手後,第一師團與第五師團撤下來後的北美民兵戰士們則沒有停留,繼續向法軍第二道戰線前進,這時,前方部隊的槍響聲也越來越密集了,法軍的抵抗力量也在這裏開始增強。
當然,十分令人欣慰的是,能夠進入防守狀態的法軍數量並不多,第二道防線同樣也遭到了猛烈地炮擊,不過相對於第一道防線,由於偵察兵滲透進來比較困難,所以,越往裏情況就越不明,雖然有飛艇等高空偵查手段,但畢竟地麵陣地可以偽裝,而且飛艇也不敢過分接近法軍防線,所以炮擊的時候隻能根據偵查結果選定一些疑似目標作為重點打擊對象,當然,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一些“漏網之魚”!雖然按照明軍的作戰理論,對戰鬥部隊的前進路線不管有沒有疑似目標,一概飽和打擊,但十分遺憾,這北美民兵不是明軍!
就在北美民兵衝鋒團隊混合在一起猶如一把尖刀一樣順著預定路線直插大熊湖要塞的核心區域,抵達第二道防線的時候,法軍殘餘的要塞炮便開始有一炮沒一炮的向他們開始射擊,好在後他們裝備精良,在那些新兵們出現恐慌前,那些暴露出來的目標但很快便被老兵們的迫擊炮或者後方的火炮火力所壓製,北美民兵士兵們得以繼續向前搜索前進。
占領第二道防線的士兵開始橫向展開,開始清理他們所能夠看到的生命,一些剛剛爬出掩體的幸存法軍士兵,看到北美民兵士兵衝上來之後,立刻顯示出了他們的軍事素質,他們迅速集中,自發的以手中裝備的黑火藥燧發槍,發動反擊,整齊的槍聲之後,慌亂的北美民兵士兵中的那些新兵也紛紛倒地,但那些老兵們就不一樣了,四五個士兵自發的組成一組,就近尋找掩體,充分利用手中步槍、手榴彈的裝備優勢,幾個照麵,十三四米外地那些法國士兵便被打成馬蜂窩,老兵們的沉著冷靜與出色戰鬥表現,也逐漸開始感染那些新兵們,渡過了嘔吐關後,他們終於又過了一關,開始向成熟的士兵轉變。
前鋒部隊向前挺進的度非常快,原本預計一個半天才能完成的對第一、二防線的占領,現在還不到兩個小時已經基本落入北美民兵的手中,看著敵人陣地上飄揚的星條旗幟,和顯然能夠接受的微小傷亡代價,小次郎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些許的笑容,指揮部裏原本緊張異常的空氣也開始輕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