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驚變(上)(1 / 2)

朱國,南雲州,治所天水城西百裏黑龍山脈,山勢逶迤,重巒疊嶂,龍脊延伸連綿數萬裏,遠望去形同一尊臥龍橫亙在蒼茫的大地之上,其內更是草木蔥翠,古樹蓋日,有鳥獸回鳴。

山脈邊緣有一峰名翠雲,峰陡壁立,一條瀑布如銀河落下,水流激蕩,聲震如雷,白茫茫霧氣氤氳彌漫。

山一側有一座山穀,穀內平闊,良田華饒,佃農耕作,和樂融融,深處聳立著一座大宅,正是天水城豪紳秦府所在。

傳聞秦家十幾年前搬到這天水城的,秦老爺手段通天,不到半年的時間就在城中站穩了腳,更在這翠雲山中蓋起了一座宮廷般的府邸。

幾十年裏,秦老爺上交官府,下護黎民,樂善好施,善名遠播,成了這天水城首屈一指的富紳豪強,縱是每任天水城城主,朱國王朝,一州封疆大吏都對其禮敬三分。

秦府,占地百畝依山而建,遠望去閣樓重重,鱗次櫛比,層次分明。

府邸深處,一座庭院中,栽滿了一株株枝葉茂盛的石榴樹,上麵朵朵紅花猶如一團團煙火,絢爛多姿,繁花似錦。

此時正值六月,晨風拂過,陣陣花香彌漫,讓人心神安逸,沉溺其中。,

幾名著裝靚麗,丫鬟模樣的少女在石榴樹爭相嬉戲,歡聲笑語,打破了這並未刻意營造的寧靜。

石榴樹花簇錦繡,中央則有一座簷牙高啄的亭子,亭子中坐著一名唇紅齒白,相貌清秀的少年。

“子曰:歲寒,然後知鬆柏之後凋也。”

“子曰:父在,觀其誌。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

朗朗讀書聲,聲聲入耳,輕靈緩長的聲音夾雜著鳥語花香,悠揚傳唱,讓人忍不住的駐足傾聽,仿佛間那書生能夠沁人心脾,回味無窮。

“少爺讀書好認真啊,不愧是咱們天水城的神童。”一名丫鬟聲音清脆,對著身旁同伴兒喋喋細語。

“那可不是,少爺十歲應考,十三歲獲得秀才功名,十五歲鄉試舉子,剛過了十六歲的及冠禮,明年正準備科舉應考,到時候獲取了功名,光宗耀祖,那可真是大老爺了。”另一名丫鬟小雞嘬米似得點頭應聲。

“我從小跟在玉兒小姐身邊,總聽小姐說少爺聰明伶俐,隻要他想去做的事,沒有做不成的,這科舉狀元怕是跑不了了。”

一群丫鬟看著亭中少年,聽著讀書聲,不由有些沉醉。

“燕兒,雀兒,你們幾個又在這裏嬉鬧,耽誤了少爺讀書,老爺責罰下來我可不再為你們求情了。”

一個清脆如百靈的聲音響起,那些丫鬟嚇得連忙回頭,原本白皙的麵孔越發蒼白,忙不迭的躬身行禮道:“奴婢見過玉兒小姐。”

來者是一名少女,頭上插著一根碧玉發簪,身上穿著一身淡紫色長裙,和她欣長苗條的身材顯得十分的搭配,一頭烏黑的秀發觸腰,雖然麵容有些稚嫩俏麗,但言行舉止儼然有副大家閨秀的樣子。

“都快散了吧,莫要在少爺讀書時來此玩耍。”少女玉指輕輕一揮,便頭也不抬的朝亭子走去。

少女亦步亦趨走到亭子前,看著亭中正在用功讀書的少年,美眸中泛起一絲絲情意,她躡手躡腳走到少年身邊,將石桌上的涼茶輕輕倒去,換上了一盞熱茶,茶香四溢,蔥指端起,在紅唇邊吹了幾下。

少年聞到茶香,原本沉溺書中狀態立刻恢複,抬頭看了眼紫玉,神情一振,輕咳了兩聲道:“紫玉你來了。”

“潼哥哥,讀書養神,但過猶不及,還是身體為重。”紫玉將茶水遞給他,將他手中的書籍拿起放在石桌上。

少年正是秦府少爺,秦老爺的獨子秦潼。

他幹笑了兩聲道:“明年科考,不用功如何對得起爹爹的教育。”

紫玉撅了撅紅唇,道:“少爺聰明靈慧,那些凡夫俗子怎麼能考的過少爺,隻要少爺下定決心科考,定能成功。”

“嗬嗬,所謂書山有路勤為徑,我雖然聰慧,但不用功如何能成,再說以我的身體,又不能田間勞作,若不科考,哪有出頭之日,莫非要仰仗爹爹一輩子不成。”秦潼笑了笑,抿了一口茶,茶香繚繞,清秀蒼白的麵孔有了絲紅潤。

紫玉聽到他的話,俏臉有些嗔怒道:“少爺說的哪裏話,老爺雖然平時嚴厲些,但對少爺卻很是溺愛,縱然不能登科,依靠老爺這些年積攢的家產,足以衣食無憂。”

“好了紫玉,我誌在科舉,自然要用工讀書,今日怎麼你一人來此,紅姨呢?”秦潼放下杯盞,轉移話題似得問道。

“母親被老爺叫去了,說有事商量,想必過不了一會就要來看你了。”紫玉說著,走到他身後,微微屈身,玉指放在他肩上,輕輕捏拿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