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弟子當然是不用受人擺布的,隻是這南下賑災一事……慧明沉吟了。
他身居護國寺,南方水患一事他並非沒有聽說,寒衣節那日皇後娘娘還特地到護國寺為民祈福,給百姓施粥和寒衣等。
她貴為一國之母卻從晨起忙到了正午,聽聞連齋飯也沒怎麼用,便回宮向皇上複命了,這般關心百姓疾苦,就連護國寺的僧人見了,都讚盛朝有個好皇後。
他本不大理會俗事了,但見皇上此等作風,也明白他是個明君,實在是百姓之福。
且又聽聞近日戶部出貪汙一事,百姓本就怨聲載道,對朝廷大失所望了,若不能好好地處理此次賑災事宜,朝廷發生動亂也不是不可能的。
特別是近日來他聽到有邊陲小國蠢蠢欲動的風聲,對如今的朝廷形勢更是擔憂。
他當初決定隱居山林,也是因為朝廷太平,而皇上也治理有方,認為不需要他了。
但現在這形勢看來……
“你不願南下?”慧明坐直了身,目光平靜地看著婉瑜。
婉瑜哪裏曾想到他會這麼問,稍微愣了一下神。
她方才說的是自己是受人算計,皇上才會讓她南下,而慧明反倒問她願不願意……顯然沒把她剛才的話放在心上。
婉瑜琢磨了一會兒慧明的想法,才搖頭道:“並非不願,隻是不想以這種方式南下。”
見慧明臉上露出疑惑,婉瑜歎了一聲,極其隨意地坐到了旁邊的位子上:“銀月公主在皇上麵前大肆誇讚我醫術高明,又言明我是您的弟子,皇上才會生出這樣的念頭來。但我的醫術如何,大師該知道才對,我自認不是十分聰慧之人,並不認為讀了兩本醫書,便能行醫救人了。更何況,我還是以您弟子的名義……若是在途中出了一點半點的差錯,豈不是毀了大師您幾十年來的名聲。再者,一旦聖命加身,我代表的便是皇上,很多事便身不由己了……”
雖說是去救治,但一旦下了聖旨,便隻允許成功,不允許失敗……就像是遠征的將軍,打了勝仗百姓自然夾道相迎,若是打了敗在,戰死沙場還是小的,更重要的是名聲敗壞,其家族都有可能被百姓厭棄。
她說到底隻是個女子,沒有那樣的雄心壯誌去做這樣的大事,所以也不想勞師動眾地南下。
慧明聽出她話中的意思,皺了皺眉頭。
婉瑜見此,又哪裏猜不出他心裏在想什麼,帶著些許訝異道:“師父不會真如皇上所料,想讓我南下吧?”
她那三腳貓的醫術,哪裏擔得起這樣的大任!
慧明心裏到底在想些什麼!
禪房裏點了檀香,她匆忙前來,身邊隻帶了白芷一人,此刻在禪房外邊候著,整個房間就剩下她和慧明。
慧明低頭沉吟,婉瑜也不說話,禪房當即落針可聞。
過了好一會兒,慧明才抬起頭,似做了什麼決定,然而說出的話卻風牛馬不相及,“貧僧給你的那兩本醫書可看完了?”
說著好好的正事,怎麼忽然查起她的功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