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裏耶夫斯基的啼笑皆非的發言,最關鍵的還在後麵,他總會在三條正確意見之後接著又畫蛇添足地講兩條錯誤的意見。而當講錯誤意見的時候,華西裏耶夫斯基通常精神飽滿,條理清楚,聲音宏亮,振振有詞,必須使這兩條錯誤意見的全部荒謬性都昭然若揭才肯罷休。
因此,華西裏耶夫斯基是斯大林的主要糾錯對象。等到斯大林定奪時,自然首先批判華西裏耶夫斯基那兩條錯誤意見。斯大林往往批判得痛快淋漓,心情舒暢。接著,斯大林逐條逐句,清晰明白地闡述他的決策。他當然不像華西裏耶夫斯基那樣詞不達意,含混不清。但華西裏耶夫斯基心裏明白,斯大林正在闡述他剛剛表達的那幾點意見,當然是經過加工、潤色了的。華西裏也夫斯基以自己的愚昧奠定了斯大林的高尚。這雖然有些狡詐的嫌疑,但是其能夠忍受這種“愚者”的名聲的氣概卻值得稱道。另外,華西裏耶夫斯基的意見是最能被接受的意見之一,也說明了其過人之處。
當然,也有聰明人了解華西裏耶夫斯基的這套哲學,於是就嘲諷華西裏耶夫斯基神經有毛病,是個“受虐狂”,每次不讓斯大林罵一頓心裏就不好受。華西裏耶夫斯基往往是笑而不答。隻是有一次,他對過分嘲諷他的人回敬道:“我如果也像你一樣聰明,一樣正常,一樣期望受到最高統帥的當麵讚賞,那我的意見也就會像你的意見一樣,被丟到茅坑裏去了。我隻想我的進言被采納,我隻想前線戰士少流血,我隻想我軍打勝仗,我以為這比討斯大林當麵讚賞重要得多。”
這就是聰明人的氣魄,是隱忍者的智慧,是一種難得的糊塗。“難得糊塗”,裝傻的人可能一時成為別人的笑柄,吃一些虧,但卻可以輕鬆得讓自己的目的達到,而且終究會被人們認可,因此,這實在是一種高超的智慧。
真智者不會在乎一時的名聲、也不會把自己置於患得患失的境地,更不會去計較生活中的雞零狗碎的事,他們的裝傻充愚成為自身的一種素養,一種超然物外的胸懷。一個人一生的道路是很寬闊的,當官為民,有錢沒錢,其實都一樣,可以活得有滋有味,也可以活得平淡溫和。一切都隨時空的轉移、個人的條件為依據,功名利祿都不在心上,那些空洞的誇讚又有何意義?這就是華西裏也夫斯基的邏輯,他應該成為世人處事的準繩,如果大家都隻注重事物,而不在乎名利,那麼世界自然會一片祥和安樂。
反思與領悟:
世人多的是小聰明,為名利得失斤斤計較,機關算盡,卻往往適得其反,而真正參透人生哲理的人不惜裝傻充愚,掩蓋自己的鋒芒,避開不必要的禍事,同時輕鬆地達到自己的目標。笑到最後,才是真正的成功者。
智慧新語:
真智者大徹大悟,不在乎“裝傻充愚”裏的表麵性吃虧,而看重實質性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