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
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樣的,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早日成家立業,組建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這裏我們不禁要問了,到底什麼才是“家”?
其實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房子就是他們認為的“家”。房子不僅給人們提供了一個遮風擋雨的居住處所,還承載著人們的情感歸宿,以及孕育子孫後代的重大責任。正是因為很多人抱持著這種觀點,所以造成我國的房價一路攀升趕英超美,卻怎麼也掉不下來。
據一項統計調查,我們國家八零後九零後出生的這代人,他們的有房率居全世界首位!並不是說我們國家的房價有多便宜,恰恰相反,我國的房價虛高,已經達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
一個普通二三線城市的大學生畢業後到社會上工作,他每個月的薪水大概也就是兩三千,撐死了不過四五千,他靠這個薪水不吃不喝要攢上多久才能買上一套一百平米左右的房子呢?粗略算算,大概也就三四十年吧……
聽上去是不是像個笑話?可這樣的笑話,每天都在我們身邊真實的上演著。
劉星皓他們家的隔壁鄰居——趙阿姨一家,就正在為了房子拆遷的事情發著愁呐。
“媽,要我說趕緊去簽了吧,人家拆遷辦給的價錢已經不低了,九千五百塊一平方啊!我算了一下,咱們家這個字一簽,足足能賠一百八十多萬呢!”
說話吐沫星子直飛的這個人,是趙阿姨的兒子邵一波,他比劉星皓小那麼一歲。自小總是臉上掛著兩條濃鼻涕的他,現在也長成了個大小夥子。對這次拆遷,他是恨不得舉雙手雙腳同意,邵阿姨就他這麼一個兒子,這錢到時候還不都是留給他的。
“一波啊,你看咱們這鄰裏鄰居都住的好好的,這要是一拆遷了,誰也見不到誰了,日子過的還有什麼勁啊。”
趙阿姨是這個家中唯一不願意拆遷的那個人,她每天能和自己這幫老姐妹們一起早上逛逛菜市場,晚上跳跳廣場舞,沒事還能串串門嘮嘮家長裏短什麼的,日子過的別提多舒心了。這一說要拆遷,她心裏就一百個不樂意。
“婦人之見!你媽這就是標準的婦人之見啊!”從旁邊橫插一句的這位,是趙阿姨的老公——老邵,臉色微醺的老邵搖了搖頭,自顧自地抿了口老酒,他麵前的飯桌上擺著一碟花生米,幾條幹炸小魚,菜沒吃上幾口,一瓶老酒到已經下去了一多半。
“爸,你說說我媽,整天就顧著和她那些老姐妹們跳舞逛街的,壓根也不替我的終身大事考慮考慮。”邵一波像是找到了攻守同盟,趕緊又幫老爸的酒杯重新斟滿。
“哼,媽媽跳跳舞逛逛街礙著你們爺倆什麼事了,又不少你們吃不少你們喝的。你連個對象都還沒有呢,耽誤你哪門子的終身大事!”趙阿姨白了兒子一眼,這個家雖然是她獨掌財政大權,可架不住兒子和丈夫天天在他麵前鼓吹拆遷的好處,心裏麵也是猶猶豫豫的,始終拿不定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