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包圍了袁紹很久,現在終於到了該收拾他的時候了。
對於圍點打援這一策略,公孫瓚起初頗為的不滿。認為此時便是消滅袁紹的最佳機會,為何還要將其圍而不攻這般費時不太好。如果不是田豫死命不讓公孫瓚這麼做的話,怕是公孫瓚遭便忍不住了。
不過,圍著袁紹打了幾次袁軍之後,公孫瓚便開始有些喜歡上這種感覺了。沒有辦法,做好一切準備等地人來,這樣以逸待勞的好事,怕是誰也不會不喜歡。
但是問題是,曹軍來啦那自己便不能以逸待勞了。畢竟待袁軍與曹軍冰河一處以後,他們的戰鬥力還是要比自己強悍的。
自己賴以生存的便是麾下那近萬的騎兵,比騎兵比機動力,公孫瓚絕對不會怕任何人。可是如果進行攻堅戰的話,那自己可就沒有那個資本了。
而無論是曹軍還是袁軍,都是步足十分的強悍,而騎兵不行。所以,兩軍何為一軍之後,一定會一步一步的對付自己。而那個時候,圍點打援便沒了作用,所以自己還是直接剿滅了袁紹好。
而身處公孫瓚大軍包圍之中的袁紹也得到了消息,雖然袁紹被圍,但是依舊有斥候冒死為袁紹輸送情報的。畢竟,如果身為主公的袁紹對外界的事情毫不知情,那將會是多麼可怕的事情。
得知了曹軍來援,袁紹知道自己突圍的實際已到。尤其是當他得知曹軍已經秘密的派來五千將士之後,他更是堅定了字突圍的決心。
有曹軍那五千將士為奇兵,自己突圍便輕鬆不少。因為自己得到消息,這五千曹軍乃是輕裝上陣,晝伏夜出,十分悄然的出現在這裏的。
無論是袁紹還是公孫瓚,倆人都在暗中的準備著。倆人一個是想要另一個人的命,而另一個則是想保護自己的性命。
入夜,袁紹將自己所有的部隊都集結待命。他知道,公孫瓚正在預謀如何滅了自己,所以他斷然不敢在白天進行突圍。
白天突圍,目標太大容易暴露目標。而晚上雖然也是危機四伏,但是卻相對來說要安全不少。
袁紹做了兩首準備,他命大部分的人馬向西突圍,而自己則率領全軍之中最精銳的戰士以及顏良文醜想南突圍。
之所以這樣做,一是因為有大部隊去吸引敵人的目光可以更加的方便自己突圍,而另一方麵,南麵有曹軍五千將士接應自己,所以向南突圍更加的安全。
時間一點一點的在推移,袁紹終於等來了最佳的圖為時間。突圍的逐項事宜必須要小心行事,不然萬一一個不小心被公孫瓚探聽到什麼消息,那對自己絕對是致命的打擊。
雖然自己身邊的皆是精銳,但是人數畢竟是少數。如果自己被公孫瓚的大軍包圍住了,那自己便插翅難飛,想跑都沒有機會了。
看著大部隊悄然的向著西方而去,袁紹也開始準備向南突圍了。不過,在西方戰事未起之時,自己還是不敢輕舉妄動的。
很快,向西麵的袁軍大部隊便遇到了公孫瓚將士的阻擊。而公孫瓚在得到袁軍突圍的消息之後,便準備集中火力消滅袁紹。
根據斥候傳來的消息,西方的袁軍應該是袁紹的大部隊,所以公孫瓚自然不敢怠慢。他急忙調集軍隊,企圖將袁紹的人馬盡數殲滅。
而袁紹等的便是這個機會,他帶著袁軍的精銳部隊來到預定的突圍地點,當西方的戰事膠著起來之後,自己便按照預定的計劃開始突圍。
由於沒有準備,加之袁紹麾下的皆是精銳,公孫瓚的部隊頓時被袁軍打的有些潰敗。而就在公孫瓚的將領收攬好自己的將士之後,他身後又遇到了不明敵軍的偷襲。
前後夾擊,讓公孫瓚的將士根本就沒有絲毫的準備,所以很快,公孫瓚的將士便被袁紹與曹軍聯軍打的潰不成軍。而以正是因為如此,袁紹終於逃出了公孫瓚的包圍圈,逃出升天。
逃出公孫瓚的包圍圈之後,袁紹仰天長歎。身在他人的威脅之下,袁紹一直都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而如今衝出了公孫瓚的包圍圈,袁紹心中自然安慰不已。
曹軍袁軍兩軍彙合,沮授終於再度見到了自家主公的麵。看到略顯得有些狼狽的袁紹,沮授的心情多少有些陰沉。他急忙的上前一步,然後焦急的問道:“主公你是否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