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心中皆藏著一顆小太陽。佛經上說:給我掌心上的一縷陽光,便還你一窗明月。是為題記。據說某深山古寺裏,有一位剛剛步出高校大門的男生因情感受挫而盾入空門;當他偶遇那個農家女對愛情的含蓄而又火辣辣的特殊的表達方式,將使你在那鬱悶的空氣中聞到一縷如同青青草葉那樣充滿田野自然氣味的香氣;而他前女友竟是在桂北某貧困山區執教的一位鄉村教師;於是你可以看到富於戲劇性的一幕!——黝黑小男孩總是先坐在教室最後一排的角落裏,期中考試後,再往前坐,小男孩就能看清老師那齊耳短發下藏著的一顆黑痣…。
你是天空一抹紅霞
我是綠草尖兒上一滴珠露曾渴望彙成江河也曾渴望流進大海同樣是水分子凝成在太陽下熠熠閃光……開學好幾天還交不上學費,黝黑小男孩隻好怯怯地躲避著老師的目光,坐在角落裏,還是最後一排。就這麼過了幾天,實在拗不過同學們的意見,或者是老師等不及他交學費了,隻好對大家說:“今天排位吧,就按交錢的順序。”黝黑小男孩就理所當然地坐在了最後一排,並且是靠牆的角落裏。那時的課桌是用高粱杆子和泥巴壘成的。在鄉下的小學教室裏,要想到靠牆的角落裏坐下,男孩得翻過課桌或跳過別的同學那一個個大小不一的凳子、椅子。為了以免給別人造成麻煩,男孩總是早早地來到教室,坐在那個角落裏。那裏光線較暗,可男孩能看清班裏的一切,包括班主任老師衣服上那淺淺的花。在放學的時候,老師總是等男孩走出來,摸一下他的頭,“好好學習啊!”而他總是頭一低,從她身邊急急躲過匆匆跑出門去。老師燦然一笑,正好與他回頭的一笑相逢。他的笑是孩子的歉意與疑惑,老師的笑很美。一月後的一天上午,老師教完生字,說:“後天就要考試了……按成績排座位,誰的成績好誰往前坐。”說著這些,老師分明地微笑著看看那男孩……男孩就坐在了前麵。有時候他不專心,能看一會兒老師那紫色的涼鞋。老師還穿著襪子,這是令班裏同學新奇的事兒,也常是同學們回家向爹媽述說的話題——“老師夏天還穿襪子……”“也真是的,不嫌熱。”大山裏土生土長的媽總是這樣說。就這樣,小學的每個學期都要重複這樣的故事:那男孩總是先坐在教室裏最後一排的角落裏,期中考試後,再往前坐,他就能看清老師那齊耳短發下藏著的一顆黑痣……初小畢業那一年,據說那位代課老師還是剛剛步出中學校門——模樣兒十分秀氣的十五歲少女。不久,她考上了桂林師範學校。另據村裏老人說:她是盲眼大叔家收養的一個孤苦女孩——她叫田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