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81年四月,西夏發生政變,宋神宗借此再次征討西夏。結果卻遭到慘敗。
宋神宗因此一病不起。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正月初,宋神宗立六子趙傭為太子。而宋神宗頒布的新法雖然曾短暫被其母高太後廢,但不久又陸續恢複,不少甚至沿用到南宋時期。
宋神宗駕崩後,太後高氏垂簾聽政,對剛即位的宋哲宗趙煦嚴加鉗製。高太後信用以司馬光為首的舊黨,並冷落宋哲宗,結果引發嚴重的新舊黨爭,是為元祐黨爭。
雖與遼國的關係漸行緩解,但是另一方的西夏卻是多次的產生破裂。
公元1080年,夏惠宗最後在皇族嵬名氏的協助下得以親政。夏惠宗崇尚漢法,下令以漢禮藩儀,遭到梁太後為主的保守派極力反對。
對此,夏惠宗想用大臣李清策的建議,將河南地區歸還宋朝,以利用宋朝削弱外戚勢力。不料機密泄漏,梁太後殺李清策,幽禁夏惠宗。
梁太後此舉引來皇黨、仁多族的叛亂,連吐蕃禹藏花麻都向宋朝請求派兵攻打梁太後。此時宋朝正值宋神宗王安石變法而國力增強,並在公元1071年由王韶於熙河之戰占領熙河路,對西夏右廂地區造成威脅。
公元1081年宋神宗聽從種諤建議,趁西夏內亂之際,以李憲、種諤等五路大軍發動五路伐夏,目標興慶府。梁太後采取堅壁清野策略,襲擊糧道以粉碎五路宋軍,宋軍最後隻奪下蘭州。
隔年宋軍采取碉堡戰術,派徐禧興建永樂城,步步壓縮西夏在橫山的軍事空間。梁太後趁永樂城新建之初,率30萬大軍包圍攻陷,宋軍慘敗,史稱永樂城之戰。
西夏雖然多次擊潰宋軍,但與宋朝貿易中斷使經濟衰退,戰事頻繁又大耗國力,人民不滿。梁太後與梁乙埋最後於公元1083年讓夏惠宗複位,以平和矛盾,然而夏惠宗依舊沒有掌握實權。梁乙埋去世後,政權轉由其子梁乞逋掌握。
公元1086年夏惠宗在憂憤之下去世,由3歲兒子李乾順即位,即夏崇宗。
梁乞逋母子二人掌控著政權想要多番舉侵大宋,但是因為仁多保等人的反對,於是便決定安謀密策,從中原武林的內部開始打入,並進行招兵買馬以鞏固自己的實力。
正所謂,如有外患必有內憂。在外有敵國虎視眈眈,內憂武林中原的腥風血雨。
中原武林為了顯示各自的地位,都有著各自歸屬的幫派。
一些聞名天下的名門正派,還有一些受人唾棄的邪魔歪道,以及隱逸於深山中的教派。
而在當中天下聞名的就屬少林,華山,丐幫,紫陽,四大門派。
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功夫博大精深,講求多種元素。其中最受人讚歎的當屬就是易筋經。
易筋經相傳天竺和尚達摩為傳真經,隻身東來,一路揚經頌法,後落跡於少林寺。達摩內功深厚,在少林寺麵壁禪坐九年,以致石壁都留下了他的身影。達摩會意後,留下兩卷秘經,一為《洗髓經》,二是《易筋經》。《洗髓經》為內修之典,歸慧可,未傳於世。《易筋經》為外修之書,留於少林。
方丈同德主持多年雖沒有完全吸收易筋經的精髓但是已是少林中一等一的高手,其下有三名弟子了塵,了空,了無。以及一個靜修弟子了元(洛名軒的舅舅。)由於方丈年事已高一心向佛,所以寺中一切事物都由了塵處理。
華山劍法更是獨步天下,其中分為劍宗和氣宗兩個門宗。
氣宗柳明揚主張以修氣為本,教導弟子重修氣,程平山卻以劍法為主而教導弟子重劍法。二宗雖然是各執己見但是並不是水火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