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種都明顯不可能, 那組織上既沒有高估他,又沒有犯傻,為什麼會下這一個命令呢?
第一種可能是,王道士是一個“假傳聖旨”的人, 爺爺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個, 所以他通過手段, 跟當時的一個人聯係上了, 但是結果卻是王道士沒有說謊, 他的任務就是這樣。
那就隻有第二種可能了, 派一個人做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明擺了是讓爺爺去送死。
對! 就是送死!
除此之外,沒了。
但是既然想通是想讓爺爺去送死, 爺爺不是那種死忠,更不是那種可以因為命令而死的人,他開始想,自己做錯了哪裏,要被拋棄,甚至“被送死”掉。
錯誤沒有,唯一的可以算的上錯誤的,那就是,他知道的太多了。
如果你們認為爺爺想通了這個就到此為止了的話, 那就低估了爺爺,低估了當時情況的複雜。
這件事可以往深沉次繼續去想--這才是最關鍵的地方, 因為之前的,隻是想通了原因--組織上為什麼這樣做。
現在想一下,為什麼不那樣做! 哪樣做? 好,且聽我繼續寫當時爺爺的思路。
組織上想讓他死,可以有很多辦法, 最簡單的找幾個兵抓了幹掉了不就行了? 為什麼要讓他自己去送死呢?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呢?
這一點最彰顯爺爺的智慧, 那就是一個主觀死和被動死的區別, 也就是爺爺死在誰手上,是因為什麼而死的問題。
請注意這一點,最繞腦子的地方。
爺爺執行任務而死, 死在德國人手上, 這樣的話, 他是烈士, 是因為任務而死。
爺爺被抓起來,被自己人幹掉, 這也是死。
這兩種死法的區別在哪裏? 大家不要認為, 那是因為有人不好意思殺掉功臣, 心裏愧疚, 所以才讓爺爺死的壯烈一點。--這是荒謬的, 沒有人會這麼好心。
可是原因在哪裏? 爺爺想明白了, 那就是, 組織上,意見並不統一, 有人想讓他死, 有人卻不想讓他死。
這一點有關係麼? 你們能理解這其中的關鍵麼? 為了照顧不能理解的, 我還是用一個簡單的例子去給你們論證。
打個比方, 你家裏有一隻小鳥, 你嫌它吵死人了, 想把它弄死。
但是你哥哥很喜歡它 ,如果你把它弄死了, 你哥哥會打死你。
然後呢, 你偷偷的指揮你家的貓,把這隻小鳥給吃了。--這樣子的話, 你的目的達到了, 小鳥死了。
但是你哥哥也怪不到你頭上-- 是貓吃的, 又不是你打死的。
現在大家明白了麼? 組織上有兩撥人,一方想弄死爺爺, 一方卻不同意, 這兩方互相忌憚, 應該是勢均力敵的。
第一方不敢明目張膽的殺了爺爺, 因為有第二方的牽製, 怕報複,或者其他的因素。
所以,他下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讓爺爺去自然的送死。 這樣的話,第二方也不能怪罪他。--為任務而死, 誰能說什麼?
爺爺想明白了這些之後, 開始自救, 第一, 他通過自己平時的關係, 成功的確認了想保他的一方人都哪些, 暗中的接近了他們。
第二, 他沒有逃,沒有拚命, 因為他明白是因為自己知道的太多了, 所以才會招來殺身之禍, 就算是保證不對別人說啊什麼估計都沒用, 因為他知道的東西實在是太過驚天, 沒有人可能放心他活著。
那怎麼辦? 那就是知道的更多,徹底解讀這個秘密, 把這所有的一切都牢牢的掌控在自己手中, 到時候, 誰敢殺自己?
他的自救手段與眾不同, 正如他這個人誰也無法控製一樣, 他因為秘密而差點“被送死”。 卻想更狂熱的追求秘密而“自救”。
隻有自身足夠強大,才是最安全最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