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心急切難應考題
外公慈祥地在原小生的腦袋上摸了摸道:“在你看來,你爺爺我是不是就是一個十足的土包子啊。告訴你,你爺爺知道的東西多著呢。想當年爺爺打家劫舍的時候,也弄了不少雜七雜八的書籍,後來解放了要捐獻給國家。拿到文物館上繳,人家卻說這些都是封建糟粕,讓我拿回去燒了。好歹都是書,我怎麼舍得燒呢,就一直留著,沒事的時候拿出來翻翻,解解悶。怎麼樣?是不是很符合你現在的需求呢?”外公說著又笑了起來。
剛才的一段文言,外公誦讀的比較快,自己雖然沒有聽多清楚,但大致意思還是明白了,講的就是官場的升遷之道,可以說是句句真言、字字珠玉。如果能得到這麼一本書,再融會貫通於現實官場,何愁在官場不叱吒風雲呢。
想到這裏,原小生急切道:“爺爺,你這是什麼書呢?拿出來讓我看看吧。”
外公擺了擺手笑道:“你是我外孫子,別說讓你看看了,就是送給你都可以。不過在送你之前,我想先問你幾個問題,如果回答的讓我滿意了,我自然會送給你。如果回答錯了,那就隻能說你跟這本書無緣了。別說你是我外孫子,就是你是我親孫子,我也不會給你。”
原小生嗬嗬笑道:“爺爺,你都說那兒去了。就是你不把這本書送給我,我還能不是你外孫子了啊。再說了,你就我這麼一個外孫,跟親孫子有什麼區別呢。”
外公跟外婆結婚的時候已經三十多歲了,生了母親後,就再沒有生養,所以原小生這個外孫子,也是外公唯一的孫子了。
外公也笑了笑道:“你先別急著討好我,能回答了我的問題,才能作數的。”說著摸了摸光頭,思索了一番,道:“有了,現在問你第一個問題。”看來外公的問題也是現編的,“你覺得為官最主要的目的是什麼?”
原小生想了想,這兩年多來,就忙著努力工作,好好表現,想爬個副股了,至於為官的目的是什麼,還真沒有考慮過,何況副股級幹部,也不算是什麼官兒,外公馬上問起,還真回答不上來,急的抓了兩次腦袋,忽然想起一句古語,馬上道:“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當官的目的就是為老百姓做主。”
“好!”外公的大嗓門馬上應了一聲,原小生終於鬆了一口氣,心想總算是第一個問題過關了,不想外公略一停頓,馬上話鋒一轉接著道:“不過,你說的還不夠具體,你光說當官要為老百姓做主了,可是怎麼做主呢?你倒是說說。”外公說完,又黑著臉坐在那裏看著原小生。
“怎麼做主呢?”原小生嘴裏念叨了一句,剛剛鬆懈的精神馬山又緊張了起來,急忙開動腦筋,想盡量找一些古語來回答,外公既然經常看古書,如果用古語回答,肯定更能打動外公的心,可是思來想去卻找不出一句古語能回答當官如何為民做主的問題,急中生智,心想反正外公看的書也不係統,都是自學的,肯定不會看出破綻來,幹脆篡改了一句文言道:“官者舟也,民者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官以此思危,而危將焉而不至矣。”畢竟是篡改的古語,說完心裏就有點發虛,嘿嘿笑了兩聲。
外公點了點頭,原小生心中大喜,以為蒙混過關了,不想外公卻道:“你這句引用荀老二的話,雖然經過了篡改,用在這裏倒是也很貼切。不過也沒關係,荀老二也是假借孔老二之口說的,倒也無所謂。”
荀老二?原小生不禁疑惑,馬上釋然,外公常把孔子叫成是孔老二,荀子在外公眼裏自然就是荀老二了,可能在外公眼裏,封建大儒皆屬老二之列。原小生不禁大汗,原來外公知道的東西並不比自己這個大學中文係的高材生少,竟然知道此語出自荀子的言論,且知道是荀子借孔子的身份發表的言論,在後腦勺上摸了摸訕笑道:“讓爺爺見笑話了。”
外公也不計較,繼續道:“這個問題,你算是過關了。現在……。”說著又凝思半天,卻一言不發,原小生就想著外公又在現編問題了,自己也不能閑著,開始思考外公會問出什麼問題來。第一個問題是為官的目的。從邏輯推理上來講,就應該是讓自己回答了一個為什麼的問題。那第二個問題,自然是應該是怎麼樣了。那就毫無疑問,外公的第二個問題,肯定是問自己怎麼樣當官了,頂多再加上一個,怎麼樣當一個好官。
嘿嘿,原小生肚中自笑,為猜出外公的心思而自鳴得意,心想這次總不至於會被外公殺個措手不及了,馬上開始準備回答如何當好官的問題。要想當好官,自然要先得民心,自古道:得民心者得天下,自己的官當的再大也是為黨和國家當官,自然首先要考慮國家利益,國家的第一利益人民安居樂業,使少有所養、老有所奉、民有所居、勞有所獲……這些都是自己整天寫材料現成的東西,一旦外公問起,自然可以盡情發揮一下。想到這裏,原小生心中有了底,就鎮定自若坐在那裏地等待外公的第二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