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火決定為徐晃進行一次厚葬,命人把徐晃的屍體抬回江都,不能有一點兒褻瀆徐晃的意思,士兵們必須輕輕地抬。
陸翔的戰船送到長江的時候,藍火和吳飛的隊伍剛好要返回。陸翔知道了事情的始末,心中對徐晃也不禁佩服,自盡於長江岸邊的英雄事跡,或許會永久地流傳下去。徐晃用自己一條生命爭取的是曹營幾員猛將和上萬將士的生命。
夜深了,所有的藍軍站在校場上,四周貼滿了白色的布條,擺著大大小小的紙人等等,那在火把照射下顯得耀眼的白色與夜空的黑似乎是兩個世界。
藍火,陸翔,吳飛,張嘯,甘寧,程威,淩統,陳武,賈詡,魯肅站在一具木棺的前麵,身穿孝衣,靜靜地站立著,誰也不率先打破場麵的寂靜。
“徐公明,乃真英雄,他的死讓我們明白了什麼叫做奉獻。”藍火慢條斯理地說著,夜風也很配合地微微吹起,所有人的衣襟都輕輕擺動起來,白色的布條也似乎在呼喚那飄走世間的靈魂。
除了賈詡和魯肅兩名智者外,其餘的人不懂為什麼徐晃是敵軍部將,藍火還會為其進行這麼莊重的葬禮。
陸翔幾人的臉上沒有惋惜,倒有幾絲讚佩和欣賞,同為武將,徐晃的行為確實是當今天下少數人能做到的,忠心和義氣都是令人遙不可及。
看著站在最前麵的藍火,魯肅對前者的看法繼上次民心事件之後又上升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魯肅心中,藍火變得心胸寬闊,講忠信和義氣,不然也不會為敵軍死去的將領厚葬。
賈詡低聲歎了口氣,他還差點在江都城門前自盡,行為可謂和徐晃大相徑庭,可能他如果當時死掉了藍火也會為他舉行這樣的葬禮以表敬畏吧。藍火求賢若渴的精神也感動了賈詡,為了讓賈詡能成為藍火自己的謀士,不惜讓人們覺得藍火是個不擇手段的奸雄。
之前,藍火也想過讓賈詡假裝戰死,可想來不是個好辦法,紙是保不住火的,曹操早晚會看透賈詡假死的真相,那樣對賈詡的看法就徹底一百八十度大轉彎了,所以藍火還是決定按照起初的方法,是自己威脅賈詡招降的。
此次與曹操的戰鬥,賈詡暫不打算出謀劃策,不想與昔日的主公兵鋒相對。藍火答應了,他理解後者的心情,曹操不昏庸,反而吸納人才,像賈詡這樣的人才肯定也不想輕易叛離曹操。
眾人行了喪禮,藍火親自火葬了徐晃的屍體,這也算是為自己所看好的良將送最後一行吧。
……
曹營,氣氛極度的緊張,所有的人都不敢出聲,就連呼吸都無法做到跟平時一樣自然。唯獨荀彧能保持平時的樣子,眼中飽含惋惜和悲哀。
“你們是怎麼做事的!怎麼能讓公明一人留在那裏!”曹操度著步嚴厲道,眼神可怕得讓所有人都不敢直視。
幾位將軍回來後將情況全部稟報給了曹操,當下曹操就火冒三丈,推翻了案桌,還險些氣得昏倒。
“是誰決定留下徐晃斷後的!”曹操喝道,目光掃視幾位將軍。
許褚,夏侯惇,夏侯淵,張遼四人無一敢作答,低著頭仿佛犯下了滔天罪過一般。他們還是首次見到主公這麼生氣,哪怕是赤壁大敗也沒有過。
曹操又喝道:“我問你們話!為何不答!”
夏侯惇偷偷瞟了曹操一眼,發覺後者臉色陰沉,到嘴邊的話又收了回去。
“許褚你來說!”曹操連稱呼都變了,一般的時候都管許褚叫仲康,除了在頒布軍令時不叫出字號,通常都稱呼仲康。
從曹操的問話中,許褚也感到了壓力,就像心頭上有座高山,曹操現在不是在詢問,而是……質問軍情,不,比質問軍情顯得更加嚴肅。
既然曹操主動點名要問許褚了,許褚也不敢不答,語氣全然沒有以往虎將的風采:“是徐晃自己要留下來的。”
“胡說!”曹操抬手指著許褚喊道,“公明難道是傻瓜嗎!死也要留下來!”
“主公,許褚將軍說的沒錯,是徐晃將軍自己要留下的。”張遼想讓主公認清實情。
曹操怎又不知,從徐晃的消息傳到耳邊的時候,曹操就知道是徐晃自己要犧牲的,許褚幾人都是有骨氣有義氣的將領,怎會讓徐晃去送死,除非是徐晃強行留下。其實曹操堅持要問幾人原因是全是由於曹操心中的傷心和氣憤,才故意來發泄心中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