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希望星(1 / 2)

艦長維亞等人的會議結束了,對於請罪的淩言星等人,並沒有太多處分。

其實,維亞心裏是支持“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資源”的觀點,因此對於淩言星他們的行為也是讚同的。

至於參謀克裏斯等投棄權票的,隻是擔不起這責任,結果讓持保守意見的占了上風。

對於淩言星他們放出聖心並通過交流成功取得了合作關係,不管是保守派還是激進派,都是鬆了一口氣。其實保守派對於原來像潘多拉魔盒的文明遺物也是好奇的很,理智告訴說打開“潘多拉魔盒”是有風險的,收益卻不確定。好奇心的折磨讓他們也一直糾結著。因此,在看到淩言星等人打開“潘多拉魔盒”並且取得不壞的結果後,除了責備淩言星等人行動冒失、莽撞外,連檢討都沒要求寫。此刻的雙方都下意識地忽略了此次行動的幫凶——蘭玉。

聖心最終被安排在淩洛音的隔壁房間,因為聖心算是個有意識的個體。而且考慮到她的戰力值很高(恐怕這是主要原因),因此那幾個狂熱的科學家並沒有作出解剖切片這種事情來。

會議最後一個和船員密切相關的議題就是納米機械的使用,和t1000有點像,每個單位都必須有一個超微型的處理器,用以接受信息、行為控製等,不過比t1000難度更大的是納米機械還得考慮到人體免疫機製,而且為了得到足夠的數量,自我複製機製是必須的,這就關係到自我複製控製的問題。而且納米機械的行動需要能量,這就得考慮到能量來源、使用和儲存的問題。總之,在將所有功能都添加好後,發現在納米尺寸上很難做到,人類的技術做的納米機械還不如細胞自身好。最終,做出一種可以與細胞結合的機械,如果用顯微鏡看那些納米機械隻比人體細胞小一兩個數量級——那已經無限接近微米級別了。

不過納米機械的功能倒是滿足了人類的需求,通過仿生學的研究,納米機械增加了“分化”的功能——根據結合的細胞不同而變成具有不同功能的形態。臨近的納米機械之間會有鏈接並組成具有更多功能的結構。

納米機械的無限複製問題通過其自身的材料問題解決了(沒有一些特殊的金屬元素就不能複製)。最終納米機械實現了人機即時互動、增強記憶、知識灌輸、記憶複製、自我控製切斷痛覺、輔助修複傷口、修複細胞等功能。

納米機器人還能夠通過修複dna端粒等行為增長受體壽命,可將人類壽命延長到近萬年。而通過基因改造後的普通人類年齡增長了幾百年,達到了平均300歲。但即便是人類文明目前掌握著最先進基因改造技術的淩家,也不敢保證基因改造後年齡超過千年。

此外,兩個植入納米機械的人類之間可以進行“心靈溝通”,軍用的納米機械還配置了電擊這一能力。與電磁有關的各種“超能力”據說正在研發中。至於說信息戰的能力?有人工智能呢。

納米機械有這麼多好處,但安裝的人不多。因為納米機械有個致命的缺點:當其個體達到近微米級時,會影響子代的發育。換言之,植入納米機械後人類的生殖功能將喪失。而納米機械的適應最好是在幼兒期,成年後植入納米機械有失敗的可能。

而且納米機械注射名額有限、價格昂貴。名額有限是指普通人根本沒資格注射,因為政府不可能白白養活一個沒有太大價值的人近萬年。換個思路,如果給一個普通人植入納米機械,其他人會怎麼想?很現實也很殘酷。

價格昂貴是指成本,納米機械采用了部分t1000的技術,聘用的超級文明顧問就是一大筆錢。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納米機械不多,但探索者遠征艦恰恰有十份配額,這是一些緊急情況後可以啟動的物資。會議最終決定,保留一份納米機械用於以後可能的複製。九個名額采用自願的方式進行植入。

在七級曲率引擎①的驅動下,探索者遠征艦朝著最近的星係飛去。大約一個星期後,探索者遠征艦成功抵達這個剛剛被命名為雲夢星係的地方。飛船調整速度,與雲夢星係速度一致後進入了雲夢星係。

“沒有收到規則的信號,如果不是這個星係遵從所謂的黑暗叢林法則,那這個星係就是沒有發展出中級以上的太空文明,不過15萬光年直徑的星係不至於發展不出個中級太空文明啊。”蘭玉彙報情況的同時說出了自己的分析。

“我們圍繞雲夢星係轉轉,蘭玉,沿途製作下雲夢星係的精細星圖並找一下可能存在文明的行星。”維亞下達命令道,“至於你說的那不靠譜的黑暗叢林法則,曆史已經證明了是因為當時的觀測技術達不到才衍生出來的一個理論。當時的觀測技術,即便是離地球最近的比鄰星,在天文望遠鏡上也隻是一個小點而已,外太陽係的行星更是隻能通過行星經過中央恒星時,恒星光譜的變化來推斷。除非製造一場超新星爆發,否則即便是恒星的毀滅也很難引起其它文明的注意,而且對於觀測者來說,誰又知道超新星爆發和恒星毀滅是人為的還是自然運行的結果?就像公元1054年,蟹狀星雲的前身星爆發,持續了一年多的時間,最亮的時候如金星一般白日可見。人類文明上隻是把它當作自然現象記載,但誰能想到這其實是一個密宙領主在公元前5500年時的為了慶祝,向全宇宙發射的一個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