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魔武比鬥(上)(1 / 2)

“製器大師”的結果下午時出來了,不出意外的,蝶夢獲取了“製器大師”的榮耀徽章以及活動第一名的獎勵:一塊炎鐵石——這是鍛造用的火屬性魔法材料和100水晶幣。

淩言星和羅旭輝他們也獲得了參與優秀作品獎——這是除第一名外其他十名比較優秀的作品獲得的獎勵。雖然比起第一名的獎勵差遠了,但總算有個安慰。獎勵是一塊星鐵隕石和10水晶幣。

雖然“密林探寶”活動是魔法學院裏最富裕的煉金係資助的,但“製器大師”作為經典的主題活動,表麵獎勵還是比“密林探寶”高一些,之所以說是表麵,因為藏寶圖的價值在找到之前是無法確定的。

接下來就是“魔武比鬥”活動了,在這個熱血年齡段,這個活動估計是魔武學院的學員最期待的。

今年的“魔武比鬥”有點特殊,原本“魔武比鬥”分為小組賽和個人賽,但新任學生會會長不知道抽了什麼風,說是為了模擬真實中可能發生的各種的情況,把個人賽給踢掉了,隻有小組賽,而且小組人數沒有上限,這就考驗一個人的交際能力了,人數多的自然占便宜,不過接下來學生會頒布的規則直接打消了那些想湊個大團隊的人的想法:

規則一:本次活動以交流為主題,因此組隊成員的名額和職業不會限製。可以百人組成一個隊伍,也可以一個人當個獨行俠隊伍;可以全隊伍都是戰職者或都是魔法師,也可以戰職者與魔法師混搭。

規則二:每個報名隊伍都會獲得與其人數相當的積分牌,隊伍之間隨機進行戰鬥匹配,戰勝者可以獲得對方小組人數的分數,失敗者不扣分,最後的小組成績以小組內個人積分的最低者分數為準。

ps:這裏利用了“木桶原理”,打個比方,一支十人隊伍戰勝了一支八人隊伍,那麼他們將獲得八個積分,積分他們可以隨意分配,但最後得看他們小組內的“短板”,這就逼著他們平分積分,但8個積分連平分也做不到,因此他們的小組積分還是0。

規則三:戰鬥模式可以由兩個小組商討,協議一致後按商討結果進行比鬥,商討失敗則由裁判抽取模擬場景簽,包括大亂鬥(群毆一次定勝負)、王對王(單挑一次定勝負)、車輪戰(這個似乎不用解釋)、三局兩勝製或五局三勝製單挑(勝者無法參加另一場單挑)、還有可能以弱勝強的埋伏簽——一隊群毆另一隊的代表等等。

ps:裁判抽到埋伏簽後,通過拋硬幣的方式決定被埋伏的隊伍,然後製作與該隊伍人數相同的埋伏簽,被埋伏隊伍一一抽取。

埋伏簽(安全):你在大隊伍裏。

埋伏簽(危險):你與隊友失散了,當你尋找你的隊友時,忽然間一群人包圍了你……(此簽隻有一張)

規則四:本次比賽采用循環賽的方式,同時為了防止參賽者利用本規則作弊,變動過大的積分需要經過裁判二次判斷,作弊者將失去參賽資格。例如一支百人的隊伍故意輸給個一人的隊伍,此情況裁判可以宣布兩隊參賽者作弊。特殊說明:若是抽到埋伏簽獲勝,則可以視作有效。相應的,作為補償,人數不足的隊伍若抽到三局兩勝製或五局三勝製單挑會直接判負,如三局兩勝製隊伍中至少需要有兩人。

規則五:當兩小隊最終評判積分相同時,總積分高者獲勝,總積分相同,則以循環賽中兩隊比鬥時的結果判定排名。

規則六:本次比賽以交流為主,秉承著“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理念,比鬥中請注意安全,嚴禁惡意傷人,致人死亡者所在小隊取消參賽資格。

嗯,規則大都是葉清蓮製定的,所謂學生會會長腦抽事件的真相是葉清蓮忽悠加威逼。

“規則就是這樣。”葉清蓮將魔武比鬥的規則逐一向眾人說明後,長舒了一口氣。

“這規則最適合那種五人的強力隊伍,我建議我們可以分成兩組,每組六人。”沈天睿純粹從理智的角度分析道,“而且除了隊長和副隊長,我們戰鬥能力相差不大,分不分組對於單挑情況影響不大,群戰模式的話,根據我的調查,蝶夢那種算是特殊情況。除了蝶夢,在我們這個年齡,魔武學院的戰職者平均水平在中階到高階,魔法師的差距就有點大了,最低的還有是魔法學徒的,主要是我們新的這一屆,臨近畢業那一屆最高階的魔法師都達到超階了。”

“因此如果碰上我們這一屆的,不管是6人還是12人都是碾壓,如果碰上個超階法師,那我們基本可以考慮投降了。不過畢業級的一般不會來搗亂,畢竟這是給新人展現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