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掉腥臊味是非常重要,但是也是非常常用的手段,廚師一般會使用蔥薑蒜這三種調味料來進行去腥臊味,這個梁鴻濤自然也會,甚至梁鴻濤還知道在什麼油溫的時候放進去蔥薑蒜這三種調味料能夠更好的去掉腥臊味,可是要是按照趙風雲的說法,完成的菜當中應該是沒有任何配料的,也就是說,這豬腦並不是在鍋中通過炒的方法去掉腥臊味道的,那麼剩下就隻有一種方法——熏。
在炒菜過程當中,熏這種製作方法一般是用來製作熏菜,同樣,用熏的方法可以同樣可以達到炒的效果,隻是味道相差就太大了,熏出來的食物和炒出來的食物的味道完全不同,而且更重要的是,熏出來的菜品的顏色不會是原色,而是金黃,或者是黑色的。
“用轉勺的方法來弄!”梁鴻濤很快找到了方法,曾經一年的時間,梁鴻濤的時間都用在了製作食物上麵,那個時候彭白沒有可以解答他問題的人,所有的困難和難題都要彭白自己解決,梁鴻濤也就是在那個時候養成了自己動腦解決問題的習慣。
轉勺是用兩個漏勺對食物進行不斷的調整,不斷的顛倒,以使食物不會被熏成金黃或者是黑色,而且轉勺這種工序能夠讓菜品更加均勻的吸收味道。
將色拉油倒進鍋中,開七分火,讓油能夠緩慢但是有層次的熱起來,讓油達到七分熱就可以進行烹製食物了,七分熱的油烹製出來的食物在顏色上不會有太大的改變,最主要的是,七分熱的油可以讓蔥薑蒜這三種調味料的味道完全散發出來,並且不會和滾油一樣改變蔥薑蒜的顏色。
“茲……”梁鴻濤切好蔥薑蒜看準時機倒進了油鍋當中。
梁鴻濤隨手加大了火力,全火迅速讓油溫達到了極限,蔥薑蒜在油鍋中不斷的翻滾,清淡的香氣冒出。
梁鴻濤用兩個漏勺夾起一個豬腦,放在了油鍋的正上方,然後用其中一個空漏勺重重的敲了一下大鐵鍋。
“呼!”的一聲,火焰和油接觸到,變成了更大的火。
“油火不黑。”梁鴻濤大叫道,將兩個漏勺放在油火最下麵,忍受著油火帶來的高溫,快速的將豬腦在兩個漏勺之間顛倒。
同樣的動作梁鴻濤一共做了十幾次,每一個豬腦在油火中燒製後,梁鴻濤都會將豬腦放在盤子當中,十幾次同樣的動作做完,一盤晶瑩的如同水晶雕刻而成的假山出現在眾鬼的眼前。
梁鴻濤關了火,隨手拿起一個南瓜,食雕刀在梁鴻濤的手中飛舞,很快,一個小小的涼亭出現在眾鬼眼前。
“來品嚐一下吧!”梁鴻濤有些心虛,但是也有些驕傲的指著麵前這盤菜對眾鬼說道。心虛的是,梁鴻濤是第一次用與現代廚藝很難完全聯係上的製作方法烹製了這道古代的名菜,驕傲的是,梁鴻濤又掌握了兩種烹飪方法,雖然不是梁鴻濤自己發明的,但是能夠領悟這兩種方法,對梁鴻濤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進步。
層巒疊嶂的山上靜靜的立著一座涼亭,仿佛是為辛苦攀山的路人休息準備的,濃鬱的香味撲鼻而來,讓人不禁食指大動。
眾鬼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都不想用筷子破壞如此精美的菜。
“吃啊!靠!我這麼辛苦的做出來的菜你們還準備等它涼了才吃啊?熱著吃味道最好了。”梁鴻濤看著眾鬼誰都不動,自己先夾了一筷子豬腦,然後對眾鬼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