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看忘卻歸來路㈢(2 / 2)

宴上不僅僅是皇室子弟,還有一位外來者,據說是某番邦的新王,一是來表示順從,另一側是來求親。

父皇隻有三位公主,玫公主是不太可能會嫁的,否則也不至於等到這般年紀,都沒有嫁人,父皇、皇後娘娘曾多次向她提及,都被反駁而回,這一次,嫁的自然不能是她。

至於玲公主……年紀太小,更不適合,何況以她的脾氣是斷然不肯答應的,如此說來,無論從脾性或者年紀,又或者是其他條件,果真是隻有她最適合。

她沒有拒絕的理由!

“奴婢聽說,聖上請來了一位重臣之女,年紀與公主相仿,且要在太後壽宴上起舞祝興,奴婢們都很好奇,怕是隻有怡公主不太在意了。”童洛玄緩緩的說出另一個事實。

誰都知道這位新王不遠萬裏來到王都的目的,定然不會空手而歸,自然是要帶位佳人回去,這位佳人自然是以“公主”的名義隨他而去,至於這位“公主”是否是真正的公主,是誰都不會真正在意的。

劉怡並沒有因為童洛玄的話語而寬心,突然見她淡淡一笑,“嫁過去,有時候也不一定就是不好,聽說那位新王屬地的位置,與哥哥的王城不遠,以後探親可是方便了。”

默不作聲的童洛玄隱約記得,當初怡公主可是要與宛妃娘娘一同到二殿下的屬地去,不想一晃過了三年有餘,這件事漸漸擱淺下來,與其說聖上不允,不如說宛妃娘娘根本不允自己的兒女提出這樣的要求。其實母妃隨同皇子到封地,這是件平常的事,就將離宮的徐賢妃對此事早有準備,盡管她若開口,也可以繼續留居在曼菲苑。

“聽你這麼一說,心情舒暢許多,也許真的是我杞人憂天,這種事情,就算要煩惱,也輪不到我,是誰嫁,什麼時候嫁,父皇心中早就有數,誰也不必煩惱。”劉怡的語氣依然充滿了不甘願,她的未來依然要由他人來掌握,選擇童洛玄來傾訴,初衷依然是信任她。

無奈,童洛玄對劉怡的憂慮熟視無睹,她不過是小小的宮女,皇家的事由不得她操心,除了要應承太後的事,她對其他事毫不上心,不過,宴已開始,她未去侍候皇太後,於理不符,實在招人話柄。

“既然如此,公主不如先向皇太後祝壽吧,畢竟皇太後等待多時,若公主執意不出,皇太後可是會有心結的。”童洛玄暗暗的提醒她,隻要在宮中,能否過得舒坦,可是要看皇太後的心情是否愉悅。

劉怡點了點頭,一麵琢磨著自己的壽禮是否拿得出手,另一麵,又是想著能否令童洛玄向劉逸主動示好,將從前的誤會解開。

走在後側的童洛玄,時不時抬頭望向劉怡的身影,毫無波瀾的眼中泛起一陣漣漪,怡公主說五殿下始終護她,她感覺到的惟有步履艱辛,以她的力量不足以繼續在夾縫中支撐,一步步走到現在,靠的是微薄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