鵬鯤
北冥有魚,其名曰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齊諧》者,誌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裏,搏扶搖而上者九萬裏,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裏,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掊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
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裏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裏者,宿舂糧;適千裏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
——《莊子·逍遙遊》
在極北之處,有一種叫做鯤的魚。鯤無比的巨大,身體長達數千裏。巨大鯤生出雙翅起飛時,如無盡的白雲一般遮蔽天空,一飛衝天,達九萬裏之高,這時候,他被稱為鵬,人們說他的要飛向世界的最南端。
這是《莊子》書中的故事。不過其實,這個故事本身沒有任何意義。我們不要去追究到底有沒有這種生物,以及九萬裏早就飛出地球大氣層了之類的複雜的事情,因為莊周不是一個幻想文學作家,他的重點不在這裏。
當然,你能在各種書籍和網絡上看到的百分之九十的關於鵬鯤的故事到這裏就結束了,讓人美以為這是一個美麗的幻想故事——這也是我想要告訴你的另一件事情:莊周絕對是被斷章取義的最多的曆史人物之一。
接下來才是莊周講這個故事的重點:
秧雞和鵪鶉出場了,你可能不認識它們是什麼,不過你隻需要知道它們是一些很小的家禽就可以了,從嚴格的生物學角度,它們都是不會飛的——隻能撲騰。也許你從小生活在城市中,連活雞都沒見過,更不知道它撲騰起來是什麼樣子,那麼你可以參考一款非常經典的遊戲,叫《憤怒的小鳥》。
於是憤怒的秧雞和鵪鶉聽說了鵬鯤的故事,表示根本不相信有這樣的事情,因為他們即使拚命的飛起來,也不過是在空中劃出一道拋物線,有時能碰到樹梢,有時不能,有時能撞倒幾塊籬笆,有時候不能。
“在九萬裏的高空向南飛什麼的,太可笑了啊哈哈哈哈!”
這就是他們的生活。他們不知道天空和雲彩,不知道大地的廣闊,更不知道在那之上還有無限的星辰和月亮的世界。
這才是是莊子想說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