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

朝菌不知晦朔,惠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湯之問棘也是已。

——《莊子·逍遙遊》

萬物的生長節律是不同的。

當每天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的時候,那些附著在樹木和岩石上的微小菌類們就被逐漸溫暖的大地喚醒。他們在朝陽下獲得了生命,整個上午就是他們的青春期,到了中午烈日當頭的時候,他們已經進入了戀愛和繁殖的季節。拚命吸收著下午的陽光,他們凝聚這自己生命的精華,最後在朝陽中分裂出生命的種子,隨即與落日一同死去,隻留下沉睡的下一代在寒冷的黑夜中等待明日的朝陽。

這是真菌的輪回。

而蟋蟀在春風中從卵裏孵化之後,整個夏天都在忙於尋找食物和伴侶。你在夏日的夜晚能在草叢中就能聽到他們求愛的歌聲。到了秋天,它們會將卵產入泥土之中,而自己則死在冬天的第一場雪來臨之前。

這是昆蟲的輪回。

楚國南方沼澤中的巨龜於在秋意漸濃之時鑽入淤泥裏沉睡,當他一覺醒來,正值五百年後萬物複蘇的春季。而那時候已經沒什麼楚國了。

在人類還沒有出現的時候,有一種叫做大椿的樹,每隔一萬多年,他才緩緩的生長出一圈年輪……

人類習慣以時間的長短來衡量生命,但我們常常忘記不同的生物,不同的人,皆有其自然具備的生命的節奏,一生的光陰的長短真的那麼重要麼?你就認為真菌和蟋蟀就沒有自己的命運,愛情和生活麼?而長壽的樹木和烏龜又是如何看人類這種短暫的生物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