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有時候, 兩個人在一起苦逼……真不如一個人逍遙自在。

故蹠之徒問於蹠曰: “ 盜亦有道乎? ” 蹠曰: “ 何適而無有道邪! ” 夫妄意室中之藏, 聖也; 入先, 勇也; 出後, 義也; 知可否, 知也; 分均, 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 天下未之有也。

———《莊子·胠篋》

翻譯:

問: “當盜賊也有要領嗎?” 答曰: “做什麼事情能不講究方式方法呢? 你看, 估量一家人有多少錢, 這是聖明; 一馬當先破門而入, 這是勇武; 留下來斷後, 這是仗義; 分辨能搶和不能搶的人, 就是智慧; 事後分贓均勻, 便是仁德了。如果不具備這些素質, 沒有人能夠成為賊王。”

解釋:

一般, 我們都說, 出息的人幹什麼都出息, 沒出息的人……

學者, 學其所不能學也; 行者, 行其所不能行也; 辯者, 辯其所不能辯也。

———《莊子·庚桑楚》

翻譯:

學習, 就是去了解自己無法掌握的東西。探險,正是為了踏上人類不能踏上的土地。辯論, 正是為了爭辯自己也說不清楚的事物。

解釋:

這個可以有很多種理解。因為我個人並不提倡讀書無用論, 所以我更願意將之理解為一種對於極限狀態的接近。毫無疑問, 人的極限是存在的, 要承認這個世界上有自己無法理解、無法做到、無法說明的事物, 這是身為一個普通人的自覺。但無論如何, 嚐試去接近這些極限, 無論成功與否, 都能拓展我們的視野, 增強自己的能力。即使無法理解終極問題的答案, 也能讓自己通達人生與命運。哪怕有永遠無法攀登上的高峰, 也不妨礙自己欣賞路途中的風景。也許有他人永遠無法理解的信念, 但我們傳播的是自己發自胸臆的豪情。

知其愚者, 非大愚也; 知其惑者, 非大惑也。大惑者, 終身不解; 大愚者,終身不靈。

———《莊子·天地》

翻譯:

知道自己傻的人, 就不算真傻。知道自己不懂的人, 就不是真的不懂。真正的傻, 一輩子都沒救, 不懂的人, 永遠也不會懂。

解釋:

恩, 還是那句話, 不要在不懂的人身上浪費太多時間。

哀莫大於心死, 而人死亦次之。

———《莊子·田子方》

翻譯:

世界上最大的悲哀, 乃是絕望。

解釋:

這種沉重的話題, 我不想對年輕的朋友說太多,畢竟你們距離絕望應該還有更遠的距離。

毛嬙麗姬, 人之所美也; 魚見之深入, 鳥見之高飛, 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莊子·齊物論》

翻譯:

那些美女××、××和××們, 人看了覺得很喜歡,但她們照樣會把魚嚇跑、鳥嚇飛、讓鹿驚慌地逃入草叢中。那麼人、鳥、魚、鹿, 到底誰知道什麼是美呢?

解釋:

世間有很多標準, 都是因為不同的立場和身份而決定的。不要妄自用自己的標準去考慮別人的行為。俗話說, 屁股決定腦袋, 思考的時候, 多看看屁股,別光惦記著腦袋。

不利貨財, 不近貴富;富樂壽, 不哀夭;不榮通, 不醜窮。

———《莊子·天地》

翻譯:

不刻意追求錢財, 不勉強親近富貴, 不為長壽竊喜也不為早夭哀傷。不因為一時的幸運而沾沾自喜,也不因為一時的窮困失去信心。

解釋:

很多人看到這個就覺得讀莊子的人跟富貴、財富、幸運、長壽無緣了。其實世間萬物皆有起落, 有代價, 你追逐財貨的時候可能損害了身體, 少年得誌的時候可能為日後的失敗種下了因緣, 人生起落無常, 麵對這些東西, 淡定就好。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四時有明法而不議, 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

———《莊子·知北遊》

翻譯:

天地間自生無數壯麗美景卻不會去自我彰顯, 萬物運行有著精妙的規律但他們不會去討論。聰明人啊, 無外乎善於彰顯自然之美, 又通曉萬物運行的規律吧。

解釋:

自然之中已經蘊含了完美的規律, 不需要人工斧鑿, 而需要我們去發現它們, 順應他們。

六合之外, 聖人存而不論; 六合之內, 聖人論而不議。

———《莊子·齊物論》

翻譯:

現實世界之外的東西, 聰明人知道他們存在, 但不去討論。現實世界之內的事情, 聰明人去了解他的情況, 但不會隨便評價。

解釋:

你相信鬼嗎? 你相信超自然現象嗎? 你相信有另一個世界嗎? 一味地否認是很容易的, 但沒有幻想的人是可悲的, 人應該承認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是可能存在的。但我們也沒必要無意義地去沉溺於這種幻想。而對於現實的事情, 聰明人不會去隨意評價, 僅僅是討論、了解。因為隨意評價, 難免會墮入偏見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