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十二賭鬥最後一場:台球(2 / 2)

另一種說法是:皮革頭是由法國台球名手米佳發明的,並在英國又發明了巧克粉,可以防止球杆擊球滑杆。

台球所用的“球”也有一段發展過程。最早使用的台球,是用木材或黃銅做的,後來受印度象牙裝飾品和高級用具的啟發,因此象牙也被選用做台球材料了。一隻象牙可以做五個球,根據當時需要估計,每年要有萬餘頭大象的牙才能解決,用量之大實在可觀。由於台球質量要求高,圓度要圓,每個球的重量要求要同,因受產品合格率的影響,價格昂貴,隻能供王室貴族少數人享用,嚴重的阻礙台球運動的普及與發展。

直至1868年台球在西方國家廣泛發展,球的需求也隨之巨增,紐約一家台球公司自願拿出一萬美元賞金,征求象牙球的代用品。當時被譽為美國塑料工業之父的海亞特,用化學方法研製成功塑膠台球,這項發明促進了台球製造工業革命性的變化。同時也對台球運動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海亞特也被美國台球協會選進了名人館。

最初玩的台球,球台上隻有兩隻球,到1775年法國人又給加了一個紅球,英國人跟著仿效,此時在球台上便有了三個球。並把這種玩法叫“開侖”,擊球人把對方的球頂進球袋,或同時擊中兩個球稱“雙著”,都可以得分。

這種玩法,就是我們現在玩的三球落袋式台球的原始玩法,即英式台球“比力”美國的台球運動,是西班牙人於1504年經佛羅裏達州傳入的。1607年,英國人又把台球帶到維吉尼亞洲。1690年移居南卡羅來納的法國人也將台球運動帶到美國。當時雖然多方麵把台球運動傳入美國,但並沒有很快得到發展,直到1800年以後才開始盛行起來。

經過多年的研究發展,直到十九世紀中,對台球的技術、比賽方法和規則等方麵,做出重大的改進完善貢獻,直到在世界台球運動中,獨創了美式台球一大流派,與法式台球、英式台球並駕齊驅,現已流行於東西方。

台球流行於世界各國,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類方法,可以從國度、台球的數量以及台球的擊球技巧進行分類.

(1)按有無袋口分:落袋台球、開倫台球(carom billiard)

(2)按國度分:法式台球、英式台球、美式台球、中式斯諾克台球。

(3)按規則及打法分:斯諾克台球、8球、9球、14.1、15球積分、3球開倫、4球開倫。

台球的種類很多,除了大家熟悉的斯諾克台球以外,還有很多打法都在國內和世界上流行,並且都有各自的世界大賽,在一些綜合性的大賽中,台球項目也設立了很多小項。主要有以下幾種目前世界上流行的台球打法:

英式台球,包括英式比例台球和斯諾克台球兩大類。主要流行於英國和歐洲大陸。英式比例台球又稱為三球落袋式台球,屬基礎類型的台球,是世界上正式台球比賽項目之一。英式比例台球出現較早,要求具有較全麵的技術打法,目前,世界許多著名斯諾克台球運動員,比例式台球的基本功都相當紮實。而英式台球的另一個種類斯諾克台球更是為世界流行的主流台球項目之一。英文“斯諾克”的含義為障礙之意,是從英文“snooker”音譯而得名。

美式台球,又稱美式普爾,是台式台球的一個重要流派,是在法式台球和英式台球之後又形成的一種新風格。它與英式台球和法式台球並駕齊驅,廣泛地流行於西半球和亞洲東部。

中式斯諾克台球也稱為十孔台球,起源於中國,與其它台球的最主要區別在於台麵中間增加四個進球袋及邊框,既容易進球,也容易形成斯諾克;同時也擁有了更多精彩的運球路線,充分積極地體現球手之間連續進攻、巧妙防守及高難度解球的高超技藝;拓展了台球技術性及藝術性。通過針對結構改變的規則改良,中式斯諾克體現的是注重全局及排兵布陣,更具娛樂性、挑戰性以及智慧元素,有棋球之說。

法式台球起源於法國,也稱為開倫台球,又稱卡羅姆台球。其含義是連續撞擊兩個球,即用主球連續觸及兩個球,這是法式台球最基本的要求。與英式台球、美式台球球台的最主要區別是沒有網袋。卡羅姆台球有多種比賽方式,其中主要的是三邊卡羅姆式台球。

在十二賭鬥的最後一場中,夢飛雲大戰神威,一個人連續打敗了七名修羅,終於完全收服了他們!

這麼一來,地獄魔兵遠征軍團算是徹底失敗,十萬人都投誠了夢飛雲,成為了她的直屬軍團。

夢飛雲給這個軍團起了個超好聽的名字,叫鼴鼠軍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