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晉升前的各種準備(1)(1 / 3)

一、了解晉升的基本類型

下級晉升的基本形式或基本類型,按不同標準可分為:內升與外升式;“爬梯式”與“跨越式”;三位晉升製與多路晉升製。

1.內升與外升式

內升式又稱封閉式,是指下級從本係統內部逐漸晉升的方式。如由係主任升為副校長一職等。采用這種方式,下級由於對部門,本係統情況諳熟,依天時地利人和,易迅速打開局麵。作出成績,展示風采。此外,采用這種方式,有利於安定本單位人心,鼓勵人們努力工作,積極進取。現在下級多采用此通道晉升。但下級應注意務實創新,增加工作新氣氛,防止思想、工作方麵的僵化。外升式是指下級向外發展,從本係統以外獲得晉升的方式。如由學校校長升為商業局長一職等。外部升補,選擇範圍廣,有利於因事求才、廣招賢良。此外,它還有助於改變組織中的惰性,增加組織的朝氣,也有利於減輕“小集團”對組織的影響。但這種方式也有不足之處,如,由於對外補人員難以作全麵、深刻的了解,因此產生在使用上和配合上的困難。

2.“爬梯式”與“跨越式”

所謂“爬梯式”,指晉升主體從基層工作做起,一步一步逐級晉升到較高一級的職位上。按這種方式,下級可以在不同類型和不同級別的職位上學習,積累全麵、豐富的工作經驗和技能,逐級晉升到較高能力,一旦升任到高一級職位,憑借其長期工作經驗和對各種級別工作方法方式的熟悉而能迅速展開工作,打開局麵。但“爬梯式”也往往因級別、時空限製,使具有較強能力的下級難以迅速施展才華,展示其人生價值。所謂“跨越式”指晉升主體躍過一係列的中間職級,從某一較低職位直接升到一個更高的職位上,同時獲得相應的權力、待遇和承擔相應的職責,如由生產組長一步升到縣委書記一職。這種方式有利於迅速發揮下級的才能,但也易出現因不熟悉各級工作方式而能以打開局麵,甚至因能力不濟產生“彼得效應”而退下來的可能。下級究竟采取何種方式獲得晉升,一方麵下級必須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實際能力,選擇最佳途徑;另一方麵下級也要不斷擴展自己知識麵,提高自身能力,為升任或適應更高一級的職務創造有利條件,打下牢固的基礎。

3.三位晉升製與多路晉升製

職務晉升的路線,一般認為主要有兩種類型,即三位晉升製和多路晉升製。三位晉升製的內容是:每一個工作人員在組織中都具有三種不同的地位:一是下級職位,即晉升以前的原職位;二是現任職位,即現在所擔任的職位;三是上級職位,即將來能再晉升的職位。這樣,每個人就同時具有若幹種身份:對下級來說,是老師;對現職來說,是工作者;對上級來說,是學生。這樣,他既培養了他現任職位未來的繼承者,又了解和掌握了擔任上級職務應具有的技術與能力。但是,這種晉升路線限製了人員向多方麵發展,因此它一般僅適用於采用直線式管理的單位。多路晉升製的內容是:根據工作之間的縱橫關係,每一職位都有若幹個發展方向,與若幹可以晉升的職位聯係。例如,某科員可能升為科長,也可能升為主任科員或秘書及其他職務,沿著不同路線晉升。這種晉升方式不限製人的才能發展,可以根據人員的特長和興趣,為人們提供較多的晉升機會。與三位晉升製相比,多路晉升製比較靈活,富有彈性。但是,這種晉升方式專業化程度稍低。因此,它一般適用於采用職能製或直線一職能式管理的單位。

二、了解晉升的步驟

無論從事何種工作都要有一定的計劃和步驟。隻有了解這些計劃和步驟,才能按這些計劃和步驟實施,也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晉升也不例外。

1.熟悉你的工作

首先,你需要了解你的工作內容是什麼,任何工作都有一套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對從事工程的人員來說,這些技能是技術性的;對從事人事行政管理人員來說,它們是行為方麵的;對管理者來說,是技術和行為方麵的結合。弄清楚哪些技能對你的工作最重要,然後學習和掌握它們,越快越好。其次,你應該了解此項工作的前任發生了什麼情況,如果此人已經提升,就弄清楚是什麼原因使他提升,從這裏你可以知道此單位對擔任這項工作的人的期望是什麼,如果此人被解雇,這會告訴你哪些事不該做。再次,你應該了解單位將怎樣評價你的工作。對員工的工作進行評價的標準有兩種,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正式標準一般是可衡量的,它的形式如產量或生產率、銷售量的增加以及利潤等。在這方謠幹得好的人提升得快,薪水增長得多。用正式標準來衡量你的業績,一般是通過考評采進行的,如果你希望被提升,就要準備集中力量達到和超過有關的正式標準。

常常有這樣的情況,大多數人在實現數量目標方麵都很好,提升與否主要取決於人們對質量目標完成得怎樣。在這種情況下,你就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質量目標上來。非正式標準較難描述,它全由上司來決定。典型的例子有:穿著方式;你對工作是否感興趣;你與工作群體是否能打成一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