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拯救生命的思考(1 / 2)

一個人活在世上,最應該熱愛生命。生命是有限的,無論是誰,高貴也罷,貧賤也罷,從這點來看,上帝對每個人都是最公平的。

天地之間,人生苦短。生命是最寶貴的,每個人一無所有地來,一無所有地去,無不在和生命進行短暫的對話。置身塵世,重要的是不要怠慢了生命。

滾滾紅塵,何人不是匆匆過客?時光不能倒流,生命沒有輪回。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可以說都是千載一瞬,相離卻是萬劫不複,而生命在時空的長河中又是如此短暫,讓人沒有理由不敬畏生命的存在。何況,每個人不僅隻有一次生命,並且在這一次生命中,往往還要經曆生老病死等等許許多多的磨難。因此我們唯有在有限生命中,把握生命的時時時刻,享受生命的分分秒秒,才能多一些對人生的體驗,少一些對人生的遺憾。

眾所周知,一個人唯有珍惜自己的生命,才體會到這個世界存在的狀態,也隻有珍惜自己的生命,才可以感受到周圍一切的存在。麵對宇宙洪荒,麵對大千世界亙古不變的滄桑,也許我們的生命卑微,也許我們的生命渺小,可是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即便一滴水的存在,一朵花的存在,一粒沙的存在,它們也構成了大千世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何況我們每個人呢?無論如何,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唯一的,這就值得我們活著,好好的活著,做一個對生命努力的詮釋者。

10多年前,一場簡單的婚禮見證了一個不尋常家庭的誕生:小兩口都是殘疾人,丈夫一隻眼瞎了,妻子一條腿瘸了。不過他們婚後非常相愛,一年後妻子生了個兒子,這個家庭眼看著走上了正軌。可幾年後,厄運突降:在工地上,丈夫不幸被石板砸中,離開了人世。

傷心幾天後,妻子依然咬著牙、拄著拐杖回單位上了班。她平時節衣縮食,積攢著每一分錢,決心將孩子撫養成才。孩子入學那天,她送到校門口說:“兒子,媽媽不進去了,好好讀書!”孩子點點頭,向媽媽說聲再見,飛奔進校。不久,老師對她說,“你兒子是學校最省心的孩子,將來一定大有出息。”

終於,男孩升到了初中,可憐的媽媽稍鬆口氣。誰料,厄運又一次來臨:這天,男孩放學回家後,覺得身體不適,但還堅持著做作業,聽到媽媽拄著拐杖的腳步聲,他像往常一樣去迎接,卻暈倒在門口,媽媽立即將他送往醫院,院方確診孩子的胸腔長了一個巨大腫瘤,必須立即動手術。

每天,媽媽四處尋求湊齊高昂的醫療費用,男孩耐心地聽從護士的安排:起初,他接受了穿刺。當媽媽被叫進去時,一屋子大夫異口同聲地說,這個孩子太懂事了,太勇敢了,太配合了!此後,院方決定對他先化療、再手術。媽媽告訴他將有一段艱苦的日子,那就是和病魔作鬥爭,他隻吐出一個字:行。一切雖然不可預測,但他們滿懷希望地度過每一天。

手術成功了,男孩康複了,一個破碎的家新生了。媽媽說:“我經曆了難以言說的困境,也享受到了平時沒有的感覺。因為孩子有病,我守候在他身邊,分擔他身體的病痛,分享他心中的想法,我仿佛回到了他剛出生的那一刻。”同學們都說:男孩比我們過得好,別看他隻有媽媽,別看他得病了。男孩說:“聽了同學們這些話,我很感動,我和媽媽現在成了同學、同學家長訴說的對象。因為學習壓力,父母和孩子發生著各種衝突,親情疏離,一家人大多不快活,我們深感遺憾。經曆了這件事後,我們明白了什麼是最重要的,這就是生命。”

從上麵這對堅強的母子身上,我們不難發現,每個人都是生命的見證和主宰。除了為這對母子祈禱與祝福之外,我們所得到的或許並不僅僅是感動,更有著對於生命要怎樣來麵對的想法。我們無法預知生命的各種意外狀態,但我們可以決定當下對待生命的態度,讓我們無悔此生。進一步說,對一個正常人來講,生命是何等重要。即使短暫,也可超越無限,或許征程一路風雨、一路坎坷、一路艱辛,但仍要努力去超越,哪怕當一顆流星,從長空無聲劃過,卻也有瞬間的輝煌銘刻的空間。

一個人沒有第二次生命,享受生命,享受今生,是我們永恒的追求。生命給了每個人存在的形式,人活在世上,最應該熱愛生命,因為生命是有限的,無論是誰,高貴也罷,貧賤也罷,都在完成從生到死的或長或短的生命過程,從這點來看,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一個真正懂得人生的人,一定是一個熱愛生命的人。真的,生命對每個人來說都極其短暫,對生命的淡漠,其實就是對自己人生的摧毀,與其渾渾噩噩的度過一生,還不如做一些有意義的事來充實生命。

一個女大學生曾經為一個大款自殺,這個大款向她提出分手,她氣急敗壞地跟他吵架,要他回到她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