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一戶人家的菜園擺著一顆大石頭。兒子問:“爸爸,那顆討厭的石頭,為什麼不把它挖走?”爸爸回答道:“你說那顆石頭呀?從你爺爺時代,就一直放到現在了,它的體積那麼大,不知道要挖到到什麼時候?”
過了幾年,這顆大石頭留到下一代,當時的兒子娶了媳婦,當了爸爸。
有一天,媳婦氣憤地說:“老公,菜園那顆大石頭,我越看越不順眼,改天請人搬走好了。”
爸爸回答說:“算了吧!那顆大石頭很重的,可以搬走的話,在我小時候就搬走了,哪會讓它留到現在啊?”
媳婦心底非常不是滋味,那顆大石頭不知道讓她跌倒多少次了。
有一天早上,媳婦帶著鋤頭和一桶水,將整桶水倒在大石頭的四周。10分鍾以後,媳婦用鋤頭把大石頭四周的泥土攪鬆。
媳婦早有心理準備,可能要挖一天吧,誰都沒想到幾分鍾就把石頭挖了起來。
一個人想改變自己的世界,必先改變自己的心態。阻礙我們去發現、去創造的,僅僅是我們心理上的障礙和思想中的頑石。
在現實麵前,一個人的任何努力都是為自己的成長和進步積累資本,有時從自身找原因,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根源,你才知道應該怎麼辦。人生許多失敗歸於自己將遇到的困難誇大,而這些所謂困難的根本原因常在自身而非外界。
意大利著名畫家達·芬奇做學徒的時候,才華一直深藏未露。
當時,他的老師是個很有名望的畫家,年老多病,作畫時常感到力不從心。
一天,他要達·芬奇替他畫一幅未完的作品。年輕的達·芬奇隻是一個學徒,他十分崇敬老師的為人和作品,他根本不敢接受老師的任務。他缺乏自信,更害怕把老師的作品毀了。可是,這位老畫家不管達·芬奇怎麼說,一定要讓他畫。
最後,達·芬奇戰戰兢兢地拿起了畫筆,很快,他進入了人畫兩忘的境地,內心的藝術感受噴薄而出。
畫完成後,老畫家來畫室評鑒他的畫,當他看到達·芬奇的作品時,驚訝地說不出話來。
過了好久,他才把年輕的達·芬奇抱住說道:“有了你,我從此不用作畫了。”
從此以後,達·芬奇找回了自己的人生信心,他的才情得到最大限度地發揮,最終成為一代繪畫大師。
當你總是問自己能成功嗎?這時,你還難以擷取成功的花枝;當你滿懷信心地對自己說:我一定能夠成功,這時,收獲的季節離你已不太遙遠了。
有一句話說得好,“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通俗地說,信心是無心的泄漏,是從自己內心深處發出的,現在是未來的開始,行動是成功的最好方法。不要畏首畏尾,而要專心致誌,銳意進取,這才是打開未來之門的金鑰匙。
永遠不要聽信那些習慣消極悲觀看問題的人,因為他們隻會粉碎你內心最美好的夢想與希望!永遠記住你聽到的充滿力量的話語,因為所有你聽到的或讀到的話語都會影響你的行為。
美國杜魯門總統上高中的時候,有一位教英文的布朗小姐,長得非常漂亮迷人。1901年,在杜魯門這屆學生的畢業典禮上,布朗小姐吻了查理的額頭,以示祝福。這不公平的待遇引起了幾個男生的不滿。其中有一位男生問布朗小姐:“為什麼隻吻查理而不吻其他學生?”
布朗小姐說:“查理比較優秀,是一個出色的學生。”
為了能得到布朗小姐的吻,此後,這個發問的男孩開始努力拚搏。幾十年過去了,這個發問的男生也沒有得到布朗小姐的吻,可是在44年後,他當選為美國第33任總統,任命被布朗小姐吻過的查理為負責出版事務的首席秘書。
杜魯門讓查理轉達他對布朗小姐的感激,當年就是為得到布朗小姐一吻這一目的,使他入主白宮。
世界本來就是複雜的;我們的頭腦不能太簡單。但是,世界有時又是簡單的,我們的頭腦有時又不能太複雜。
生活中,我們往往隻看到崇高的理想、偉大的開端,而不知那一個小小的目的,那內心突然湧現出的一個想法,或許就是引領我們走向成功的真正開始。
在這個世界上,隻要你願意付出努力,可以到達成功的道路真是千條萬條。記住,你在付出自身努力的時候,必將影響客觀環境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