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德欽巴丹(1 / 3)

事實上,重視教育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隻是果敢人繼承的非常好而已。

相比之下,當地的其他民族對教育就比較忽視了,甚至直到今天還盛行“讀書無用論”。

當然,這也是因為這些民族文化落後和單一,無法與擁有豐富多元文化的果敢人相比。

而且他們沒有教育理論和體係,缺乏可以擔任教師的人,結果無法給自己的後代提供足夠和良好的教育。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向往文化知識的其他民族居民,便將孩子送到了果敢人的學校學習。

可以相見的是,這些孩子進入果敢人學校之後,接受的是完全的漢文化教育,而這樣的人必然對漢民族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

果敢學校對此采取了一種十分明智的錯法,那就是對這些少數民族的孩子來者不拒,甚至於免除全部學雜費,由此培養出一大批親向果敢人的少數民族。

此外,由於果敢人數量多,經濟生活較為發達,也影響了其他民族的居民。

很多沒有接受漢文化教育的少數民族同樣懂得漢語,並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漢文化。

由於漢民族溫和的性情能夠平等和友好的對待其他民族,漢文化的開放性和包容性能夠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中有益的成分,使得這些少數民族對這樣一種同化並沒有產生排斥和疑慮。

結果多年下來,滾弄地區的少數民族與果敢人的關係非常好,甚至有很多少數民族的青年根本就把自己當作果敢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就是德欽巴丹。

德欽巴丹本是緬族,由於其母很早就過世了,因此極少有人知道他的母親是果敢人。

與其他很多少數民族的孩子一樣,他在滾弄的果敢人當中長大,自幼學習的是漢文化。

血統和文化上的雙重影響,使今天的德頃巴丹在本質上完完全全是果敢人,隻是日常對話說的都是緬語。

說起來,德欽巴丹對MD政府十分不滿,成年之後卻陰差陽錯的加入了MD政府軍。

盡管通萊用各種能夠想到的惡劣詞彙形容德欽巴丹,事實上德欽巴丹很有才幹,因此升遷迅速。

因為考慮到德欽巴丹是緬族,MD政府軍才任命為二零六團團長,考慮到民族成分卻忽視了個人背景。

通萊雖然覺察到了背景問題,卻沒有意識到這種背景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否則他絕對不會派遣二零六團攻擊長箐山。

基於上述這些原因,二零六團編製內雖然沒有果敢人,但卻都是一幫不願意和果敢人打仗的人。

對於此時的德欽巴丹而言,絲毫沒有感到一點戰鬥的氛圍,正躺在沙灘椅上眺望著長箐山的美景,享受著徐徐的微風,反倒是感覺十分的愜意。

“龐文瀾,我讓部隊擺出這副樣子來,你應該知道我的用意了……”德欽巴丹心中想著,感到有一絲的疲倦,慢慢的閉上了眼睛。

“團長……”就在這個時候,團參謀長來到德欽巴丹的身旁,報告說:“通萊師長剛剛發來命令,要求我們迅速集中全部炮火轟擊長箐山!”

“讓我們炮擊長箐山?”德欽巴丹張開雙眼,問參謀長:“你認為我們該怎麼辦?”

“既然通萊已經下達命令了,我們就象征性的開兩炮!”

“象征性開兩炮?那炮彈不花錢啊?”德欽巴丹從鼻孔裏輕哼了一聲,雖然表麵上好像是在算經濟賬,但實際上給人的感覺卻是另有所指:“管後勤的那幫家夥總是刁難咱們團,彈藥經常不能得到及時補給!在這裏把炮彈打光了,萬一後麵有重要戰事,咱們上哪弄炮彈?”

“可是……”參謀長皺起眉頭,不放心的說:“要是讓通萊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