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江海幫的建立(1 / 3)

在謝公的發家史當中,有三個人是必須提起的,那就是以劉大江為首的劉家兄弟。

劉家兄弟是謝公的遠方親戚,原來都曾經當過兵,大概部隊裏麵嚴苛的紀律讓他們產生了逆反心理,所以複原到了地方以後終日遊手好閑,在軍轉部門分配的單位隻上了幾天班便離職了,後來因為長期曠工而被開除。

雖然對於正正經經的上班沒有什麼興趣,劉家兄弟非常熱衷於打架鬥毆,由於身強體壯且受過訓練,經常無往而不勝。

後來,他們便利用這一優勢拉起了一批人馬,從事一些固定的違法犯罪活動,進而建立起了三江幫。

在整個華北地區,唐山黑社會都是非常有名氣的,活動相當猖狂,作風好勇鬥狠。

唐山當時的大小幫派都被統一冠以菜刀幫的名稱,因為他們經常在腰裏麵別著一把菜刀,遇到事情便會抽出來砍人。

真正嚴格說起來,那個時期的三江幫也好,菜刀幫也罷,隻能算是具有黑社會性質的組織,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黑社會幫派。

因為他們沒有嚴格的組織和內部規章製度;沒有固定的非法收入來源,今天向商戶收取保護費,明天可能改去詐騙;

活動地域也不固定,這個月活動在翔雲道,下個月可能轉去長虹道;

甚至成員也不固定,除了幾個核心人物之外,其他人都是可以隨時加入,也可以隨時離開。

最早的菜刀幫本是由於哥們義氣形成的,有些像是在一起經常出去玩小團體,後來才發展到牟利組織。

三江幫在其中是比較精明的,及早就下海經商,雖然也稱不上是真正的黑幫。

謝公在遭遇到那次危機之後,認為應該組建力量為自己的生意保駕護航,於是便找到了三江幫。

劉家兄弟與謝公本來也是熟識的,當即便爽快的答應了下來,不過最初的時候,他們隻是基於個人情誼給謝公幫忙,後來發現當謝公的手下有巨大的好處,雙方才正式明確了彼此之間的關係。

這也就是說,謝公是用慷慨換來了三江幫的忠誠,例如說三江幫派人保護謝公的長途汽車運貨,一次下來就可以得到百分之二十的利潤作為提成,參與運輸的個人還可以獲得另外的獎勵。

每當逢年過節,謝公就像是單位領導對下屬一樣,給三江幫的成員發獎金和各種福利。

正是在謝公的這種慷慨之下,三江幫有了充足的資本發展壯大自己,而謝公能夠逐漸在唐山獲得巨大的權勢,很重要的一個依托就是三江幫的鼎力支持。

漸漸的,唐山已經容不下謝公的野心了,於是謝公開始向B市發展,三江幫則被當作前鋒部隊。

不過,以謝公當時的實力,無論在唐山有著怎樣的影響,在B市站穩腳跟還是非常難的。

謝公帶領三江幫在主城區邊緣的一個地方落腳,既搞一些擺在明麵上的合法生意,私底下也從事一些違法犯罪活動,而這裏正是以陳家兄弟為首的三海幫的地盤。

完全可以想見的是,三江幫與三海幫之間由此發生很多衝突,雙方矛盾一度發展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使得謝公不得不花費大量的精力和資源想辦法解決三海幫的問題。

正所謂是強龍難壓地頭蛇,三海幫的實力縱然稍遜於三江幫,但也絕對不是用強力可以擺平的。

而且,謝公也沒有興趣除掉三海幫,更想要的是將三海幫為己所用。

一個很偶然的機會,謝公通過朋友認識了賴海雄,後者當時是該地區派出所的所長,正在努力鑽營提升分局的副局長,但手頭很是缺錢。

謝公表現出了一如既往的慷慨,既解決了賴海雄的燃眉之急,也獲得了賴海雄的信任和友誼。

謝公的心機在這件事情上可見一斑,他從來不對賴海雄有所求,賴海雄卻拿了人家手短的,感到很是不好意思,後來主動表示願意幫忙解決三海幫。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賴海雄把三海幫約了出來,與三江幫坐到一起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