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想起你是誰(2 / 2)

於是,在果敢戰爭全麵爆發之後,如何調集醫務人員就成了讓人頭疼的問題。

這個問題後來還是周心農解決的,這個官場上一直鬱鬱不得誌的家夥,倒是頗有些社會資源。

他利用自己的交際圈子,成功遊說了衛生部、教育部以及一些高等教育院校,與他們達成了一個協議。

衛生部和教育部組成聯合工作組,從國內高等院校的醫學專業應屆畢業生當中征召誌願者,這些誌願者的主要工作就是前往果敢戰區為果敢共和軍提供醫療服務。

誌願服務期限為半年到兩年不等,雖然名為“誌願”,不過果敢共和軍為這些醫療誌願者提供不菲的津貼。

等到這些誌願者歸國之後,如果他們願意進一步深造,考碩士考博士什麼的,教育部會根據他們服務期限的長短給於不同程度的加分,甚至幹脆保送。

衛生部方麵,則會優先安排這些有誌願服務經曆的畢業生,進入各大公立醫院工作。

最近這些年,國內為了解決偏遠山區的教育問題,采用了“支教”辦法,應屆大學生可以前往偏遠山區從事一段時間的教育工作,回來之後可以享受到一些政策方麵的照顧。

所以,在組織誌願者服務這一方麵,國內各部門還是有著豐富的經驗,大批醫療人員很快被送往果敢戰區。

當然了,去戰區給傷兵治傷看病,這跟去偏遠山區教孩子們讀書,完全不是一回事。

戰區存在著各種危險因素,去果敢那邊當醫療誌願者,並非是否危險這麼簡單,而是很有可能送命。

好在果敢共和軍提供的津貼實在誘人,衛生部和教育部給出的政策也很有說服力,再加上民族主義情緒在青年一代心中的湧動,所以還是有無數學子誌願前往前線。

說起來,當中很多學子並不是貪圖那份津貼,也不是為了加分或者分配工作,僅隻是想要為海外華人做一點貢獻而已。

這些人在戰爭中並非沒有遇到傷亡,不過傷亡人數還是非常之少,因為果敢共和軍為他們提供了非常周到的保護。

如今戰爭結束,那些醫療誌願者大多回國,同時也有一部分留下來幫助木邦共和國建立自己的醫療衛生係統。

曲醫生當初大學剛畢業,就是誌願者當中的一員,回國後本來有機會進大型公立醫院工作,可因為私立醫院這裏的待遇實在誘人,於是改變了最初的選擇。

有一次,龐勁東視察野戰醫院,曲醫生當時就在現場。

不過,龐勁東對曲醫生實在是沒留下什麼印象,而曲醫生距離龐勁東又挺遠,也沒看太清楚龐勁東的身材相貌。

龐勁東周圍的人當然都知道龐勁東的真實姓名,可龐勁東在外麵從來都是被稱為龐先生、龐董事長、龐秘書長等等各種稱呼,反正都是帶有職銜的,基本不會被稱呼全名。

曲醫生知道果敢共和軍之父姓“龐”,隱約記得好像叫龐什麼東,卻想不起全名了。

第一次在醫院見麵的時候,曲醫生就覺得龐勁東有些眼熟。

後來,龐勁東把曲醫生單獨約出來,曲醫生還是覺得有些眼熟,卻仍然沒想起來。

本來曲醫生就沒能跟龐勁東近距離接觸,再加上如今的龐勁東跟戰場上那時比起來,容貌和氣質都有了一些變化,確實很難讓曲醫生對上號。

也就是第二次見麵之後,曲醫生回家休息,午夜夢回,記起了當年戰火紛飛戰場上的一些片段,這才猛然間想到了龐勁東的真實身份。

“我當時去果敢,還真就不是為了加分和津貼……”曲醫生又喝了一大口酒,氣呼呼的罵了起來:“我特麼就是看那幫矮猴子欺負華人不順眼,過去給華人幫點忙!”

“原來是這樣。”龐勁東笑著點了點頭:“咱們這也算是他鄉遇故知了。”

“是啊。”曲醫生一個勁點頭:“咱們在一起打過仗的,當然,你是在前線,我是在後方醫院,可不管怎麼說也算是半個戰友!”

“說得對!”龐勁東立即舉起杯子:“來!幹一個!”

跟曲醫生見麵之後,龐勁東一口酒都沒喝,這會兒主動開始勸杯。

作為軍人,最重視的就是戰友之情,聽到曲醫生說出這些往事之後,龐勁東直接就把曲醫生看做了自己的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