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設宴兩儀殿(上)(1 / 2)

歡迎征討吐穀渾軍隊回長安的儀式舉行的異常盛大,幾乎是全城狂歡,迎接的隊伍站滿了整個朱雀大街,熱情的歡呼聲一波蓋過一波。老李親自到承天門迎接軍中大小將領,並且設宴太極宮的兩儀殿。

李靖打敗了突厥是對他軍事才能的肯定,如今打敗了吐穀渾,則是奠定了他軍神的地位。

唐之善於兵者,無若李靖!

李靖此次打敗了吐穀渾回到長安,已經沒有貞觀二年時打敗突厥回到長安時那種意氣風發。李靖明顯已經老了,戎裝穿在身上,盡管看起來還是威風八麵,但他白了一大片的頭發,路途中車馬勞頓的疲憊,已經在折磨著李靖的生命力。在軍中私下閑聊的時候,聽程處默說過,李將軍的飯量已經大不如從前,尤其是在打吐穀渾的後期,李將軍是抱病上戰場,指揮著軍隊在涼州那片地方如何進攻吐穀渾的羌人。

陳華就隨在李靖身邊,他也是此次征討吐穀渾大軍中一個重要人物。而且,李靖也特別要求要把陳華帶著,李靖讓全長安的人都看到他,是他李靖大軍中唯一一個年輕的中流砥柱。他把陳華的位置安排的特別顯眼,他之後,左手邊走著的就是陳華,許多人都注意到這點,而且都在揣測李靖的用意。

李靖的疲態陳華盡收眼底,看著他六十多歲了,還能披上戰甲橫掃大唐朝外麵一切牛鬼蛇神,陳華突然想到辛棄疾的那首詞:“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憑誰疑,李靖老矣,尚能戰否?”想到吐穀渾之戰後,李靖的下半生幾乎都是在家中的房間裏渡過,陳華居然莫名地替這位老將的結局感到惋惜。

老李帶著一大幫子朝堂上的文臣守候在承天門外,無一例外,這群人都是和李靖的歲數差不多,都是老態龍鍾鶴發半垂,大唐的朝廷和軍隊都是處於青黃不接的交替時代。

當李靖帶著他的隊伍來到承天門的時候,老李親自走上前迎接他,道:“愛卿,辛苦了!”

李靖下了馬,聲音秉直道:“臣不負聖上和諸位大臣所托,平定邊陲作亂的吐穀渾!”李靖的彙報和當年打敗突厥時回來的彙報一樣簡單直接,但其中的艱難又豈是別人能知。

老李聽後立刻熱淚盈眶,他太會調動別人的情緒,太會營造一種哀傷的氛圍收買人心,道:“靖為大唐社稷江山勞苦功高,古未有輩,古之韓、白、衛、霍豈能及也?朕有卿,乃朕之福!大唐有卿,乃是大唐之福。”

李靖當然不能讓老李一個人表演,老李是出了名的收買人心高手,他帳下的大將哪一個不是鐵了心跟他混。

“臣之所作,乃臣份內之事,聖上彈精竭慮為天下蒼生謀太平,臣之功,不及聖上矣。”

君臣相見,馬屁滿天飛,這種場合,老李很樂意出麵,這對他光輝的形象又提升不少。在承天門迎接了眾位回來的將領,老李熱情大方相邀去他後宮擺宴歡慶。

這種君臣和諧,天下歸心的好日子,怎麼少的了哪些朝堂上玩弄筆杆子的文臣露麵的機會。戰場上讓李靖表演完了,朝堂上就該他們表演,讓氣氛喜上加喜。

太極宮兩儀殿內,坐著的人,都是史書上點得出名字的。

魏征,房玄齡,長孫無忌,程咬金,尉遲敬德,秦叔寶,徐茂公,虞世南,高士廉,褚遂良,李孝恭,李道宗,侯君集......等等,有些人,陳華都點不出他們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