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天才格物者(1 / 2)

陳華從工部帶來了七個人,據說這七人都是工部裏麵最出色的匠師。是不是最出色的匠師,陳華無從考證,不過,至少無忌胖子把他老臉賠上肯定這七人不是平庸之輩陳華才肯接收帶著他們去江南。

開玩笑,要不是無忌胖子保證工部派出的都是人才,就憑工部尚書段綸和陳華因為江南水患一事產生的瓜葛,段綸才不會好心把工部的人才派給陳華使用呢。要是陳華治理好了江南水患,那豈不是打他段綸的臉嗎?

段綸是不是那麼傻的人,他更不希望陳華能徹底治理好江南水患,曆朝曆代的工部花了國家那麼多銀子都填不了江南河道堤壩的缺口,要真讓陳華一出手就解決了所有問題,工部的麵子往哪兒擱啊,到時候輿論當頭,工部首當其衝肯定要被罷免不少官員。

這些都是後話,工部的人跟著陳華都快閑得長蘑菇了。陳華不得不安排點任務給他們完成。

陳華親自動手畫了一張圖紙,原理很簡單,就是一個簡單的皮帶運輸機。大唐沒有橡膠做的皮帶,可是不缺動物的皮毛啊,尤其是羊皮最廉價,買幾千張縫合在一起,做成皮帶最適合不過了。至於皮帶運輸機動力問題,這並不難辦,在沒有電動機的朝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設計成自行車的驅動係統,,靠人的腳掌蹬力,將曲柄,鏈輪、鏈條、飛輪、後軸等部件,完美地銜接起來,隻要人的雙腳放在腳踏板上,飛快地瞪動,就可以帶動整條皮帶運行。

皮帶的作用,是作為運輸貨物的紐帶,皮帶一旦運行起來了,就可以往上麵放東西,然後通過皮帶的轉動,就能把東西運送到相應的目的地。電梯,就是類似皮帶的工具,在陳華生活的那個時代,工廠、碼頭,大廈樓道、隨處可見運行的皮帶,正因為有了皮帶運輸機,就可以最大程度減少勞動力和工作效率問題。

經過一番實地考察,陳華決定,在洛陽的碼頭劃出一處作為皮帶機的固定端,另一端則是設計成移動端,那艘船要上貨物,就把皮帶機的移動端固定在相應的船上,然後上好皮帶,開始工作。

侯爺是格物院院長,懂機械知識不足為奇,工部的匠師拿到侯爺設計的圖紙,經過一番討論,最後覺得侯爺設計的這個皮帶機新鮮奇怪,但原理又說得過去。尤其是以皮帶轉動將碼頭上的貨物帶到商船上去,此舉太過駭俗,不是一般人就能想出來的。如果按照圖紙設計出實物,真能做到運送貨物之事,那以後大唐大大小小的碼頭隻怕都不要力棒了,而是換成幾個皮帶運輸機就能搞定。

憑一己之力,就能創造出一個領域。這皮帶運輸機,是繼超級大孔明燈之後,大唐第二個奇跡。

工部的匠師沉浸在陳華設計的圖紙中,七個人抱著圖紙,完全就忘記了陳華的存在,都鑽進圖紙裏研究。

他們都聽說過,侯爺曾經指導兩位王子做成了超級大孔明燈,現在侯爺又突然奇想,設計出一個能夠用在碼頭搬運貨物的機械。

這侯爺,讓人看不懂了,他腦袋裏不知裝了多少格物知識,才能如此輕易的拿出設計思路和圖紙出來,他簡直就是一個天才格物者。

陳華是上午去的洛陽碼頭,聽老韓說碼頭上的力棒坐地起價,不出三千貫,他們的貨物就搬不上船。

當時的陳華很氣憤,好吧,既然哪些力棒不上自己順利,那麼自己也不讓他們有碗飯吃。

於是陳華誇下海口,告訴包金貴,他們的貨物自己搬,他們的銀子不會讓外人賺。然後,接下來就是陳華的一份圖紙交給工部的匠師,工部的人開始兢兢業業地研究,鼓搗圖紙上的機器,讓它變成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