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號召全國進行募捐(1 / 2)

韓四平現在成了安置營裏麵醫療區負責藥材發放管理的負責人。就算是吳郡某些官員看見他,都要恭敬地稱呼一聲韓先生。地位瞬間拔高如此大一截,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韓四平知道,他有今天受人尊敬的待遇,完全是沾了侯爺的光。他一直以為,原本是江南大族陳姓家的公子,居然是一位不顯山不露水的侯爺。

侯爺啊!

韓四平不知道什麼叫大官,但封王列侯、王侯將相,他還是知道侯爺肯定是個很大很大的官。不停地在心中給自己提醒是老祖宗保佑,韓四平工作勁兒上來,沒日沒夜地早醫療區東奔西走都不會犯困,他不能丟侯爺的臉,他現在是侯爺的人,要盡心盡力辦事,就算侯爺沒有和他商量藥材用完後,怎麼算給他銀子,韓四平也不擔心自己那十艘藥材打水漂,因為侯爺不會坑他。

和韓四平一樣鐵了心跟著侯爺賑災的老腰子畢圖,現在成了食堂區的負責人。他那上百擔私鹽全都拿給了陳華救災,根本就不再考慮是否趁機發一筆橫財。侯爺沒有追究他販賣私鹽的罪過,反而對他加以重用,畢圖不是傻子,如果真能攀上侯爺這課大樹,他買私鹽的日子到頭了,說不定以後會搖身一變成為官鹽的代理者。

畢圖在江南有他自己的關係網,他隻是下去聯絡了以前做過私鹽生意的朋友,食堂區缺什麼,畢圖就從外麵運回來。

老韓,畢圖,胡賬房,三人現在成了安置營裏麵替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們僅僅靠吳州官府餘存的府銀購買糧食,以及從洛陽運來的藥材,和自己的人脈關係,暫時將安置營舉步維艱的日子安排妥當,做到一應免費,安頓災民不出現慌亂暴動情況。

隻是,這種方式並不是長久的,安置營的維係,還需要更多財大氣粗的商賈世家鼎力支持。

於是,在反複的思量下,陳華早已決定的募捐一事,被他提上的議程,而且,為了自己倡導的募捐,陳華還專門給老李去了一封八百裏加急的奏章,陳華還是第一個給老李以商量的口氣,讓老李在全國範圍內發動募捐,號召整個大唐所有子民,為江南受災的地方奉獻自己的綿薄之力,陳華在信中真情切切,以人的真善美為切入點,激昂寫到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樣的話,號召大唐子民,不管是金銀細軟、還是糧食衣物,都可以捐獻出來給江南受災的人。募捐由官府統一組織人募捐,最好是尚書省親自督辦,以免出現貪汙腐敗現象。

陳華這封募捐的奏章,以八百裏加急的速度送到了長安,老李接到奏章,並且在早朝上提議準備實行後,長安城大小貴族官員,都在背地裏罵陳華那個長安大害,去江南了也不安分,隔那麼遠還把坑挖到長安城來了。

募捐的事,聖上根本就沒同大臣商議,尚書省的老大長孫胖子都是在老李宣布采納藍田侯提議準備在全國開展募捐活動,長孫胖子才知道陳華那廝又來要錢了。老李在尚書省中專門設立了募捐署,由鐵麵無私的魏征出任司長,督辦此事。一道皇命,以八百裏加急的速度,從長安開始向全國十道州府派發,老李伸手要錢的速度快的驚人。皇命到達江南的時候,不過離陳華上書老李,才隔了五天時間。

五天啊!陳華垂足頓胸暗罵老李腹黑,他同樣想到長安那些國公國侯黑臉紅脖子罵人的表情。全國募捐,就是給老李的國庫節約銀子支出,老李還不痛快地答應,那他就是傻子。長安城的貴族,這回又要被老李敲詐一筆,捐少了,老李看得到心裏麵把你記住了,捐得多了,老李會尋思著再找個借口向他們要錢。長安城的貴族都在罵陳華這殺千刀的,最好是一輩子流放江南,永遠別回來了,他回來,長安城一準兒雞飛狗跳。

同樣罵陳華的,不止是長安城的貴族。

全國十道各州府的貴族,都在罵那個叫藍田侯的人。沒事兒提議出募捐,這不是讓天下最大的貴族老李坐收銀子嗎?全國上下,現在是一片罵聲,陳華的名聲是徹底搞臭了,不過他也不在乎,募捐的銀子,是用在災區建設上,國人罵自己,老天爺在頭頂看著,他會給自己增加好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