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農家少閑月(下)(1 / 2)

幾十個農戶,端著酸梅湯,拿著肉餅包子,就蹲在路邊幾顆樹蔭下休息。

他們嘴裏議論著,原來那位短打青衣的人就是侯爺啊,他居然親自送來中午吃的東西,看著年輕,說話和氣,不像有臭脾氣的貴族老爺,能在這樣的老爺眼皮子底下討生活也容易的多,於是農戶們心裏對侯爺一陣好評,酸梅湯喝著,就不感覺有先前那麼渴了,而且渾身充滿了力氣,等會兒幹活準能出成績。

二丫找來一堆幹草鋪樹蔭下,然後拿著包子,餓瘋了,不顧吃相,抓了抓貼在額前的頭發,喝一口酸梅湯吃一口包子,小丫頭賣之前,肯定受過苦,所以很珍惜糧食,絕不出現浪費的情況,連掉幹草上的餡兒,都要拾起來丟嘴裏吃了。婉兒和謝韞坐在了陳華左右手邊,兩個女人,都是屬於那種內斂美,胚生就是出色的美人兒,哪怕是和莊戶上農家女人穿一樣的荊釵素衣,天生麗質的陽春白雪是不會輕易被遮掩住的花容月貌,兩個小娘子羞羞答答,落外人眼裏,她們都是侯爺夫人,代侯爺到田裏勞作來了。農戶的眼裏,家裏能有一個這樣賢惠的婆娘,那就是一樁美事,侯爺一次就取了兩個,侯爺真是有福氣。

莊子上,淳樸的農戶們八卦聲,小小地傳到了兩個女人耳裏。兩個女人同時低下頭吃著餅子,不知道想那兒去了,耳根子紅的,就像那兒被人親了一口。

都是臉皮兒薄的女人啊,一句話就羞成這樣,要是當眾摟摟抱抱,指不定變成一個紅人兒了。

眯著眼睛,看著遠處田裏麵掄鋤頭的程處默出賣勞力翻地,高寶藏打窩子,李承乾後麵丟種子,三人盡管學耕地很生疏,不是泥土沒鏟碎,就是種子丟窩子外麵,連忙用手刨,看他們喜劇的表演,老半天才弄出一行,陳華暗自決定,春種這一個多月,天天讓他們下山來勞動,還不愁改教不了。

心裏決定了,就不會去想李承乾的太子身份程處默好歹也是個小國公,要是被人知道拉來種田,指不定上朝會被參一本。不過他們現在是玉山書院的學生,一切就得按照書院的教育模式培養成材,種田也是一種鍛煉。

有個年老的農戶端著一碗酸梅湯過來,他見到了陳華,老人家臉上寫滿了歲月滄桑的皺紋,看年齡七十歲都不止,下地幹了活兒,比年輕人都還精神。

這樣的老農,在莊戶上,就是一個寶,他有許多種地的經驗,會教會一批批的年輕人如何翻地播種,直到死去,農村就是如此一代代延續自食其力的精神。

“侯爺。”老人家想要跪下,陳華立刻製止了。謝韞和公孫婉乖巧地讓開,老人家就坐在陳華身邊,皮膚鬆垮的手掌端著碗,渾濁暗黃的眼神愣愣地望著遠方:“灌溉農田的溝渠被淤泥堵住了,播了種的稻子,發了芽,要立刻放水灌溉,不然地燥天熱,兩天光景就會熟根,肯定要死一大撥。玉山不能開采玉石,莊戶上的男丁,稍微有力氣的,都到了作坊裏麵賺錢補貼家用,留下老弱病殘,能把田裏麵種上莊稼,已經不易,灌溉農田的溝渠,侯爺一定要想法子疏導通順,否則農戶們辛苦的春耕就白費了。”

老農閑聊家常一樣,和平易近人的侯爺聊著莊稼的事。畢竟莊戶上的農戶,都是在為侯府勞作,每年莊稼收成了,會拿出很大一部分上交侯府。說白了,這些莊戶,都是藍田侯府養的下人,隻負責種田,收成了,留下很少的過活日子,根本就沒有餘糧。

陳華承諾道:“明天,我就讓人把溝渠疏通,讓灌溉的水源流進來。”玉山書院有那麼多學生,帶著一批下來搞農業也是極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