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戰前動員(1 / 2)

有句話叫能者多勞,多勞多得,陳華覺得這句話,用來形容他,一點都不貼切,剛剛為玉山下的雜交水稻授完粉,這不,還沒來得及休息,老李又遣人來玉山施展大召喚術讓他立刻進宮。漲俸錢的時候,沒見老李這麼手快的,心中暗自不爽,但還是隨著前來傳旨的高公公乘宮裏的禦用馬車去了皇宮。

沒辦法,老李能在聖旨中,寫出即刻進宮,不容有怠,遲則重罰,這種感情用語,多少能揣摩到聖意肯定是單獨談話,不想讓太多的人知道。一般能讓這位很鎮定的主子的都能語出急切,這事兒,肯定就不一般。

難道長安城發生了什麼大事?

隱隱有種不祥的預感,甚至都感覺不到馬車究竟到了那兒。放佛覺得時間過得很快,馬車過了承天門,很快就駛入皇宮,來到了老李私下召見臣子的兩儀殿。

進殿之後,裏麵人頭湧動,許多熟麵孔都在裏麵,完全就是小半個朝會,幾乎平日裏朝堂上能看見的大臣,都被召來了這兒。文官武將都有,全都是國公國侯級別,這是一場,真正的長安城大佬聚集的小朝會。

他們應該是已經談話了很久,氣氛很沉悶,諾大的兩儀殿,就隻有私語般的討論聲,大抵聽不出具體內容。

老李的氣色不好,少了平日八麵不動成竹於胸的睿智淡定,如今顯然是皺起了眉頭,一派嚴肅的表情,聽著下麵的心腹送上的建議。

看來,困擾老李的心事不輕,不然,老李不會給陳華一種,他很不高興的感覺。

“來了?”

坐在龍椅上的,老李淡淡丟出來兩個字兒,這應該是迄今為止,老李召集所有大唐的頂梁柱,到兩儀殿議事,說出第一句話。當然,老李此話出口,大家才知道,原來,聖上是在給玉山的藍田侯打招呼。

這些老頭,大多對陳華笑了笑,算是打招呼,熟人真是太多,讓陳華都不好一一回禮了。

“臣,拜見陛下,見過各位叔叔伯伯。”

沒辦法,在一群兩鬢大多斑白的人麵前,地位總是不知不覺要降低許多。

老李瞟了他一眼,就看見陳華很識趣地站在群臣尾巴上,顯然,他是把自己當成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色。不過,老李也沒管,今天的議事,的確和陳華扯不上邊,但,還是有些許事,要讓他去辦的,索性就叫來了。

此刻,有一個壯壯的黑麵老頭,身材不是李靖那種偏瘦型,非常的壯實,兩個膀子有成年人大腿那麼粗壯,這老頭陳華認識他,李靖老爺子介紹過,右武衛的牛進達。

牛進達的體型,是別人的兩倍,人高馬大,往前踏出一步,抱了抱拳,一派強硬軍人的作風:“聖上,老牛願意領著關中兒郎征戰遼東。俺對哪兒熟悉,這先鋒的實缺,俺牛進達願意領了。”

瘦弱的蘇定方也跑出來湊熱鬧:“臣也願意補一個先鋒的實缺,率兩萬人和牛老怪一同前往。”

蘇定方和牛進達,算是現在大唐朝能夠扛著槍打仗的中流砥柱。像諸如,秦瓊、程咬金、尉遲恭,這幫人,真要在戰場上和敵將對拚,前期可以壓製,可後麵力氣跟不上,這仗打的估計很懸。

這兩人,算是,老李手上的寶貝,先鋒的位置,肯定不會讓他們擔著,兩個將軍之所以爭著搶先鋒的位置,無疑是向在場所有人宣誓,他們已經準備好隨時聽從老李的一道命令,然後帶著關中的兒郎,去攻打那大唐朝最大外患遼東一地。

牛進達和蘇定方跳出來宣誓了,軍部的那幾個人,也立刻鬧哄哄地開始討論,怎麼打,如何打,是否按照先前的計劃,兵分三路,軍中的那些實缺,該有那個將軍去帶領,糧草是否要準備先行。這場麵,一群刀口歃血的漢子,哪裏怕攻打遼東是否馬革裹屍,熱血充滿他們渾身所有細胞,兩儀殿,立刻放佛變成點兵的沙場。嚇得一旁的幾位文官,都已經急不可耐地提醒他們聖上麵前,收斂那火爆的脾氣。

李靖和李績這兩個有勇有謀,看著就像一對修行千年的老狐狸,並沒有隨著牛進達蘇定方幾人一個勁兒地主戰,跟上節奏嚷嚷兩句,畢竟李靖有他的顧忌,李績也有所顧慮,兩人的顧慮,都是此戰若是打贏了還有個說法,打輸了,這大唐朝豈不是步了前朝的後塵?

“幾位將軍莫要言激。出兵遼東,這是遲早的事。聖上召我等前來,肯定是有要事相商,這還沒開始打,我們自己就打起來了可不是一件好事。”

胖子出來當和事佬,沒辦法,軍部的主戰情緒太高亢了,說道打仗,不管是那個職位,都有人搶著爭名額。這是好事,但是,這畢竟是皇宮,不是綠林好漢的聚義堂,一且都得講規矩,聖上還沒說話呢,就開始鬧了起來,成何體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