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鬥智鬥勇(1 / 2)

相對和氣的小朝會,本來是召集眾臣商談如何應對七重城之變的,哪知道,先前還很融洽的氛圍,被金德曼和毗曇一通對話,變得開始緊張起來。

兩人因為,對向誰稱臣意見不合,甚至都有可能演變成更加嚴重的君臣反目,事態的發展,有點超出預料,讓所有的人一時間都安靜了下來。

時近中午,天有炎熱,沒有一絲的自然風吹進玉和宮,所有的人,都感覺到今天好像比平常都要燥熱。玉和宮外,負責值守這裏,穿著戎服,配著長刀的大內侍衛,踱踱踱,暗地裏跑動的聲音,就在玉和宮外忽悠傳出,整齊的步伐,讓許多人心裏開始擔心,這難道,要開始內亂了麼?

毗曇絲毫不在意地站在玉和宮大殿內,他的身邊,已經拉幫結派有七八個死黨,都是準備向金德曼施壓,讓她好好考慮和高麗、百濟結盟的。還有幾個是保皇派,則是怒目站在以毗曇為首的反對派對麵保護著金德曼,至於中立派,則是小心翼翼地兩麵都討好。

叮叮當當,一對戎裝侍衛,依然跨進了玉和宮,為首的侍衛首領,是一個年過四旬的壯年漢子,黝黑的一張大眾臉,孔武有力的身板,一看就是那種經過特殊鍛煉,專門做打手保護重要人物的侍衛。

“張衛。速速將逆臣毗曇拿下。”

見到侍衛進來,金德曼傲著聲音,盯著毗曇的眼神,幾乎就像要一口把他吃下去。還不得不說,這女人,狠起來的時候,果然是鐵石心腸。

進來的侍衛張衛和他帶領的侍衛,立刻將兵戈指著毗曇。

顯然,他們是聽命於女王陛下。

出乎意料,按照常理,毗曇既然都已經撕破臉皮,肯定是有所準備的,可惜,此刻的毗曇居然變得忍讓了,完全沒有先前的劍拔弩張,道:“陛下要法辦臣,猶厭臣生有異心。臣無話可說,但忠言逆耳,實為臣此番肺腑之言,陛下還請三思。”

金德曼看也不看,立刻就大手一揮,道:“帶下去。”

張衛和另外的大內侍衛,就將毗曇圍住,毗曇居然沒有後招,或者那種突然就得意笑起來,然後反客為主的準備。他居然很安心地就被侍衛控製住了,一點反抗都沒有,很是奇怪。

“陛下。臣願意以死直諫,望陛下三思。七重城不可失,高麗、百濟,一定要派人談判,陛下不能將希望寄托大唐,那是自尋死路啊。”

毗曇聲嘶力竭,大有當新羅魏征。以至於毗曇這種毫不畏死之心,讓站在毗曇陣營的數位官員,也為毗曇大人被陛下抓起來感到心寒。

毗曇大人一心為國,到頭來,卻是被陛下無故關押。

陛下這是在誅殺忠良啊。

許多人的心裏,心寒地想著毗曇的遭遇,然後為他們以後的處境堪憂,尤其是先前跳出來和金德曼對峙的幾位大臣,一副不願麵對金德曼那犀利的眼神籠罩的樣子,恨不得立刻離開玉和宮,從此再也不踏入這兒。

原本還打算,看一出精彩的宮廷政變,哪知道,金德曼隻是先手一步,然後毗曇就乖乖地被侍衛控製住。

這完全就是金德曼一個人在導演,根本就沒啥精彩的地方。新羅這樣的邊陲小國,果然是比不得中原的博大精深,連宮變,也弄不出一點大的動靜。讓原本打算看好戲的陳華,難免有遺憾的失望。

毗曇被玉和宮的侍衛帶下去了,那些反對金德曼不和高麗、百濟言和的大臣,一個個啞巴似地,在失去主心骨的情況下,完完全全不敢再提出類似的條件,讓金德曼借機對他們進行清除。

由於毗曇被抓,整個小朝會,也就浪費了大半的時間,最後,金德曼和眾位貴族議會的元老通過協商,得出一個折中的辦法,如果半月之內,唐王朝還是沒行動,那就放棄和唐王朝的結盟。

這個條件,算是給那些努力想結盟的人頒發一個安慰獎,也不算側地冷落他們。畢竟新羅和大唐一樣,最有權勢的是貴族,任何一個國家都離不開貴族的支持,否則是寸步難行的。金德曼還是懂這個道理,並沒有一味的自作主張。

隻可惜,毗曇被金德曼關進了大牢。再也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站出來反駁金德曼,一切的事,都是金德曼一個人說了算,新羅的朝臣,隻是點頭答應,不管誰心裏不滿意,都暫且這般聽之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