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客來樓(1 / 2)

平壤城要比新羅的金城,要大上一號,作為遼東的強國,高麗一直都是在和中原王朝周旋的時候,不忘記向領國周邊擴張。雄踞在遼東,那麼多年,繁華是必然的,平壤城裏麵,有許多仿唐朝長安建築的樓台,街道的麵積也頗為寬闊,穿著寬袖連體衣裙的高麗人,把整個平壤城擠的水泄不通。

平壤城中,有許多靠近遼東邊境的中原人喬遷過來做生意的,所以,能夠在城中看見中原熟悉的餛飩攤、麵攤、小吃店兒,也有中原文字書寫的酒樓,平壤就像一個移民頗多的城市,四麵八方的人,都湧進這裏做生意,所以,在這裏,不會讓人感覺到了一個陌生的國家。

走在平壤最繁華的牡丹大街上,像陳華這種,穿著漢人服飾的中原人太多,高麗人都把他當成了太學的留學生,甚至有不少貌美的高麗女子,時不時向他投來關注的目光,這些女子,大多都是皮膚水嫩天然凝白,貌美的臉蛋上,凝脂羞紅,對於一個中原男人,她們表現出了高麗女子的熱情似火,讓陳華幾多感概,當一個外國人真好,特殊的身份,就是誘騙無知少女最強的利器。

在一間名叫客來樂的酒樓停下來吃點東西填飽肚子,掌櫃的是個中原人,酒樓裏的菜係,也是純正的中原口味,酒樓裏有不少穿著學子衣服,倜儻風流的留學生正在凱凱而談。讀書人,大多都是雄心勃勃嘴裏動輒便是天下事,所以,高談論闊的聲音,充斥著酒樓任何一角,許多人聚精會神地聽著學子們的淵博知識講出來的故事,一時間,整個酒樓,倒也是變成了說書的地方。

選了一張靠近窗邊,從這個角度,正好能欣賞到外麵的熱鬧精致。殷勤的小二跑來招呼,陳華隨手點了幾個店裏的招牌菜,聽小二介紹,店裏還有長安運來的酒,而且還是從長安最有名的酒坊米記買來的。好久沒有聽到米記這兩個字了,作為米記的老板之一,能夠喝到自己店裏的酒遠銷海外,心情多少是開心的,就算這酒是天價,陳華身上揣夠了銀子,所以不奢侈地點了許多,樂得小二把陳華當親爹對待。

小二下去為他準備食材。閑暇的陳華,隻是看著窗外擁擠的人群,無意間,倒也聽的鄰桌,有幾個書生模樣的中原留學生,一邊喝酒,一邊較有興致地議論國事兒。這些人說的,不過都是道聽途說的虛假消息,但三人成虎,你一句我一句,竟然就有人把這些假消息當真了。

“王兄,你可聽說,唐軍就在平壤城外,而高麗的攝政王淵蓋蘇文,卻是不讓唐軍進城,這是要撕破兩國的盟約啊。最近,高麗太學裏麵,有不少高麗的學子,對我們這些大唐學子言語譏諷,他們人多,我們倒也隻能忍氣吞聲了。”一個瘦瘦的白衣學子憤憤不滿地抱怨了兩句,然後端起酒杯,仰頭喝下:“我們大唐,在高麗的留學生,沒有三千,也有兩千,我就不信,我們擰成一股繩,還能被人欺負了不成?”

“白兄,又何須生氣,這群高麗的庸人,無非是自取滅亡罷了,你們可知道,駐紮在城外的人是誰?”另一個藍衣書生接話,道:“大家猜猜,猜對了,這頓,算我請。”

眾學子圍上來,開始七嘴八舌猜測,這些人,畢竟不是長安城真正權貴的子弟,所以,很久才大膽猜測,並且大家帶著疑問的語氣,問先前願掏錢請客的藍衣書生:“難道是衛國公李靖李大將軍?”

“豈止是李將軍,就連李績、蘇定方、牛進達、薛萬徹、張亮,這些人,都伺機在高麗左右。不是藍某吹噓,我舅舅所在的軍隊,現在就在遼東城,據說,隻等高麗人撕破臉皮,立刻就衝殺過來。”藍衣書生高人一等透露著天下大事兒說道:“各位還是準備好,一旦兩國真正交戰,我們這些文人,肯定是先死的那些人。所以,能走的,就走吧。我也要離開高麗了,我舅舅在軍中,給我謀了個文差,回去後,就是軍隊裏麵的人兒了。”

眾人如同聽到神仙下凡,這麼多赫赫有名的將軍,都已經來到遼東,這而怎麼不打的火熱。不過,眾人此刻倒是一陣羨慕,七嘴八舌恭喜藍衣書生之聲不絕。難怪這藍衣書生能夠出手闊綽,眼睛都不眨一下,請人吃飯,原來家裏好歹是個小財主。

“藍兄,你能知道這些,是不是你舅舅告訴你的啊?你舅舅在那個將軍手下辦事兒?左武衛?還是右武衛,見過李靖沒有?有沒有傳說中的八尺身高,手持重劍?”有的學子好奇心中問道。

藍衣書生一陣臉紅:“某家舅舅身居要職,豈是能夠輕易透露的,好了,喝酒,喝酒。”說吧,藍衣書生衝著酒樓迎門的櫃台,掌櫃所在處吆喝,道:“再來兩壇蝦蟆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