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肩擔道義(代序)

喻克彬華夏民族,曾有著備受欺淩、在列強炮火硝煙下喘息抗爭苟延生存的曆史。新中國成立後半個多世紀以來,黃土地的兒女們幻想、追尋著富裕、平等的生活,可由於種種曆史原因,他們灑過的淚,流過的血,連同美麗的幻想和弓駝的脊背,曾一度被深埋地底……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隨著席卷神州的改革大潮,中華民族被累彎、扭曲的脊梁,正慢慢挺直!

國人威武雄壯的隊伍,超世絕倫的智慧,長江黃河般的力量和意誌,正在世代相傳的黃土地上創造奇跡,書寫現代神話,譜寫美妙樂章,助推民族飛躍,推動華夏曆史跨入前所未有的新世紀!這其中一個縮影,便是新的曆史時期,牢記使命、鐵肩擔道義的人防係統主動作為,與經濟建設相融發展,向下借道無限空間,構築地下長城所書寫的輝煌篇章。

《鐵血鑄盾》這一全新領域題材的作品,頗具創新,作者以開闊的胸襟、深厚的學養、獨特的視角、嫻熟的技巧,把握了時代的脈搏,引領人們關注國防、不忘國恥、奮發拚搏。

帶有一定神秘色彩的人防,作為國防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向為大眾所陌生,很多人誤以為人防無非挖防空洞。本書將人們帶進了這個神奇的領域,以歐陽家兩代人的人防情結為主線,通過塑造一係列栩栩如生的人防工作者形象,展示了人防戰線的重要和人防工作者無私無畏、堅強不屈及艱苦奮鬥、默默奉獻的精神。作品匠心獨具,扣人心弦,跨越80年的故事跌宕起伏,各種矛盾糾葛的設置、錯綜複雜的線索鋪埋交織,巧妙而合理地塑造了血肉豐滿的人物形象、謹嚴精細的豐富情節,引人入勝,讀後有耳目一新之感。

和平年代雖無硝煙和刀光劍影,但各種錯綜複雜的矛盾、利益的博弈,同樣驚心動魄。歐陽文宇在強地震災難發生時,以博大胸懷和不凡氣度出場,以他為代表的這輩人雖遠離戰爭的腥風血雨,卻在另一個硝煙彌漫的戰場上頑強戰鬥、流血流汗。

經濟發展與人防建設的矛盾,正義與邪惡的較量、權力金錢與國家利益的抗衡、美與醜的對比、情與法的碰撞……各種複雜矛盾衝突的交織,實幹與空談的博弈,構成了當今人防事業的現狀。波瀾壯闊與跌宕起伏的情節,賦予了小說深刻的內涵和極大的藝術感染力。作品語言極富特色,清新自然並擅長對話描寫,情感張弛有度,把握了對話行文的節奏。

故事中途以倒敘方式,將人們的目光從五光十色、漩渦重重的當代穿越到國破家亡、硝煙彌漫的20世紀三四十年代,這種穿越帶來的痛感是本書的主題走向——不忘國恥,心中時刻響徹警報。歐陽劍從腥風血雨中一路走來,履曆中寫滿戰爭的傷痛、愛情的奇遇、勝利的喜悅、奮鬥的自豪。他深知人防工作之重要,雖曆經艱辛並在“文革”荒誕歲月飽受摧殘,依然堅守不變的人防情結。在極其艱難中,堅韌地助推人防工程頑強前行。

歐陽劍與歐陽文宇雖代表了不同的時代,但卻有正直善良、剛正不阿及對事業的執著追求與熱愛的共同特征。小說通過大量細節描寫、心理剖析、對比手法的運用,塑造了歐陽劍、歐陽文宇、羅哲夫、孟俊華等新老人防工作者的崇高形象;同時也塑造了一批反麵形象,正反對比,善者自清,惡者更齪。

人類和平與發展一直麵臨不容忽視的挑戰,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尚未根本改變,局部的戰亂、緊張、動蕩此起彼伏,南北差距進一步拉大,恐怖主義等非傳統安全問題更加突出,不確定安全因素增多,這些都是人防工作所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捍衛國家主權等方麵暗藏的威脅,隨時提示我們,必須主動作為,加大國防建設力度,加強人防工程和信息化建設,無論前行的路上多麼艱險,都要百折不撓,用鐵血築起堅實的盾牌。

筆者相信這部作品能加深世人對人防事業的了解與認識,使公眾的國家安全防範意識得到提升。

本文作者為四川省人防辦(民防局)黨組書記、主任、局長

一、命題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