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禦筆欽點狀元郎(1 / 2)

“替朕排憂?排什麼憂?”趙構已經對秦天德產生了興趣,心中早已打定主意不論如何也不會治秦天德的罪,並且打算賜秦天德二甲進士出身。

“官家仁厚待人,草民願為官家獻上一條賺錢大計,替官家排除錢銀方麵的憂慮!並且能為官家,為朝廷,為我大宋帶來數之不盡的財富!”

“好的口氣!”趙構還沒有表態,趙鼎再也忍不住了,“為我大宋帶來數之不盡的財富?你以為你是什麼人?”

剛剛聽了秦天德沒頭沒臉的拍趙構的馬屁,趙鼎早就在心中將秦天德與秦檜化作了一路人。之前秦天德對趙構歌功頌德的那些話他不敢打斷,可現在總算是有了機會,毫不客氣的職責道。

秦天德瞅了眼怒視著自己的趙鼎,嘴角抖動了幾下,最終忍住了反唇相譏,恭恭敬敬的看著高高在上的趙構說道:“官家,草民一片報國之心,懇請官家明察!”

趙構也對趙鼎屢次插口有所不滿,冷哼了一聲:“趙卿家,你暫且退下,朕要聽一聽有何賺錢大計。秦天德,你有何良策,且詳細道來。”

此時的趙構也不覺得無聊了,沒有辦法,他缺錢!

金國南下,汴梁被破,徽欽二宗皆被擄走。他趁著這種機會,在應天府即位,這才當上了皇帝。

可是金國並不滿足於此,繼續大舉南下,他不得不一路南逃,最終逃到臨安,憑借一幹將領帶著大宋軍民拚死抵抗,這才有了臨安定都,穩住了局麵。

可是大宋朝數百年的積蓄卻留在了汴梁,白白便宜了金國。雖然江南早不像秦漢時那樣荒蕪,已經是繁華一片,但連年的征戰對錢糧的耗損都是非常大的,再加上定都臨安後,又要大興土木,興建宮宇,花錢猶如流水一般。

除此之外,各地的反叛需要剿滅,有功將士需要封賞,天災人禍需要賑濟,哪一樣不需要花錢的?再加上龐大的軍費支出,早已讓戶部官員叫苦連連。

何況不久前剛剛簽訂的《紹興和議》中,大宋每年需要支付金國25萬兩白銀,25萬匹絹布,更是拖延不得的!

雖然趙構並不像剛剛秦天德馬屁中說的那樣節衣縮食以濟天下,但是他也知道朝廷缺錢這一重大問題。

“多謝官家信任!”秦天德一抱拳,臉上一副感恩戴德的模樣,“草民的計策很簡單,就是加大出海經商的力度!”

“噗!”一聲屁響很不合時宜的在集英殿上響起。

趙構也沒心情去計較這個罪魁禍首,隻是有些失落的看著秦天德歎了口氣,搖了搖頭。

趙鼎眼見如此,認為機會到了,跨出一步,指著秦天德喝罵道:“大膽刁民,居然膽敢戲弄官家,該當何罪!殿前武士何在,還不將他拿下,拖出去斬了!”

我踩你尾巴了啊?秦天德極不滿意的瞟了眼對自己橫挑鼻子豎挑眼的趙鼎,不過這回他必須開口了,不然就要被殿前武士拉出去砍了!

“你這個老不死的,居然敢屢次三番冤枉本少爺,本少爺合適戲弄個過官家!”一邊粗魯的跟趙鼎對罵,秦天德一邊用眼角掃著集英殿上另一側的秦檜,不明白今天秦檜為什麼至始至終都沒有吭聲。

“讓你死個明白!”趙鼎被秦天德罵的七竅生煙,不過多年來的儒家教育還是讓他忍著胸中的怒火將原委講述出來。

大宋是沒有重農抑商這個觀念的,所以秦天德所謂的出海通商早在北宋時就有了。像現在的泉州船舶司,就是專門負責各地商人出海經商一事。

出海經商的確賺錢,可並不是暴利行業,而朝廷也隻是在這方麵增加了一些稅負而已。

不是所有人都像秦天德的船隊那樣,第一次出海就淨賺十八萬兩白銀的。之所以能夠第一次賺那麼多,一是因為船隊新開辟了一條航道,所到的國家大多是第一次見到大宋的特長;另一方麵還因為秦天德太黑,販賣的都是極為劣質可以說是殘次的物品,成本低;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其中一個小國居然直接用黃金進行交換。

不過人都不傻,第一次對方會用黃金直接交換,次數一多,對方肯定會反應過來,利潤立馬銳減。就拿秦家的船隊來說,隨後的幾次利潤總和才勉強超過第一次那麼多,就是這個原因。

況且秦家憑著秦檜的關係,出海經商從來都沒有繳納過任何的稅賦,也是一條重要的原因,當然這一條秦天德不知道。

“官家,草民冤枉啊!”聽完了趙鼎的講述,秦天德就已經弄明白為什麼之前出海經商的商人賺錢沒有自己多了——航線太少,太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