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一章 誆知府秦達得胡銓(1 / 2)

書房內,秦天德和陳文燭二人稱兄道弟聊得正歡,一個衙役忽然跑到書房門口:“大人,您快去看看吧,那人又在鬧騰了。”

陳文燭臉上頓時一沉,不滿意的瞥了眼前來報信的衙役,重重的說道:“不長眼的東西,沒看到本官正和秦大人在這兒談公務呢麼!”

衙役低著頭不敢看向陳文燭,隻是小聲說道:“大人,實在是這回鬧得太凶了,還破口大罵,罵大人和秦……”

“你住口!”陳文燭臉色大變,緊張的看了眼秦天德連忙起身,“賢弟啊,你先在這裏稍作片刻,為兄去處理點私事,馬上就回來。”

“哥哥稍等,小弟陪你一同去看看,看看這府衙之內,有誰吃了豹子膽,居然敢辱罵哥哥。”秦天德哪會看不出陳文燭的異樣,頓時心生懷疑,站起身來。

陳文燭發現隱瞞不住,隻得退去了衙役,苦著臉說道:“都是哥哥管教無方,讓人公然辱罵秦相爺,還請賢弟莫要將此事通報相爺。”

還有人敢在縣衙公然辱罵秦檜的?這是個什麼人?怎麼楚州知府陳文燭似乎拿這個人還沒有辦法?

秦天德心中對此人充滿了興趣,臉上卻裝出一副大怒的模樣,重重的一拍桌案,爆出了粗口:“他媽的,什麼鳥人敢辱罵我家叔父!哥哥你帶我去,我到要看看這人是不是長了三頭六臂!”

陳文燭還是派人對秦天德的過往進行過打探的,因此知道秦天德以前就是個惡霸,看秦天德現在的架勢,似乎是要將那人暴打一頓,連忙勸說道:“賢弟莫要動怒,此人打不得。”

“為什麼打不得?莫非他是你家親戚?”秦天德斜了眼陳文燭,臉色變的越來越難看。

“不是不是,他就是個犯官,哥哥我哪會跟他沾親帶故!”陳文燭連忙解釋,生怕秦天德誤會自己。

“犯官?犯官有這麼大的能耐?不但光天化日下辱罵我家叔父,更是讓身為楚州知府的哥哥有所忌憚,甚至還要阻止小弟揍他,他到底是什麼人?”

“他叫胡銓,是被發配至此,奈何此人在朝野之中頗有聲望,因此不能隨意打罵,實在是個棘手的人物。”

胡銓?秦天德腦中閃過一道光芒,心中有些激動,但臉色不變,反問道:“哥哥,既然是發配,為何不發配到那些偏遠的地方,反而發配至楚州?”

“賢弟先坐,聽哥哥詳細跟你說。那胡銓原本是樞密院編修,後來得罪了秦相爺,被發配新州(今廣東新地一帶),奈何此人在朝中頗有些威望,不少大人求情,相爺這才將其發配楚州編管,哥哥我這也是無妄之災啊!”

所謂編管,是宋朝一種特有的叫法。一般官員等因過失或觸犯皇帝,被送指定地區管製,就叫做編管,也叫做羈管。

聽到這裏,秦天德已經可以肯定,雖然曆史又發生了改動,不過這個胡銓必定就是被稱為南宋四名臣之一的胡銓,也是曆史上有名的廬陵“五忠一節”之一!

這個人我一定要弄過來!

胡銓,字邦衡,南宋政治家、文學家,愛國名臣。

於紹興八年得知秦檜派遣王倫出使金國乞求和議,屈辱稱臣,即以“冒瀆天威,甘俟斧”的氣魄,寫下著名的《戌午上高宗封事》,聲明“義不與檜等共戴天”!

要求宋高宗砍下秦檜、王倫、孫近三賊的頭顱,如若不然,他寧願赴東海而死,也決不處小朝廷求活。

正因為如此,徹底得罪了秦檜,而他所寫的《戌午上高宗封事》也被人稱作《斬檜書》,很快就傳遍了大宋朝野,就連金國都派人花千金求購胡銓的這份奏疏。

這麼說可能還無法表達出胡銓在當時的影響力,再舉一個例子,大家可能就明白了。

高宗退位後,孝宗登基,金國使臣來到南宋還打探胡銓的近況,以至於曾有人感歎說,秦檜專權十九年,隻成就了一個胡邦衡。

這樣的人才,秦天德他怎麼可能眼睜睜的看著從眼前溜掉呢?

想到這裏,他抑製住自己激動的心情,假模假樣的又問道:“可是幾年前曾寫下《戌午上高宗封事》的那個混蛋?”

陳文燭想不到不通文墨的秦天德居然會知道這件事,連忙點頭稱是。

“那好,哥哥你帶小弟去見見那人,看小弟打不死他!”

秦天德說著話就朝門外衝去,陳文燭連忙拚命攔住秦天德的腳步,連聲說道:“賢弟使不得,使不得啊。就連相爺也隻能將他發配編管,都不敢害了他的性命,你若是把他打出個好歹,那會給相爺帶去麻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