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賊一事秦天德不會再過問了,他能做的已經都做完了,而且事情已經按照他預想的那般步入了正軌,剩下的更為瑣碎更為繁重的事情,自然是交給主政三人組去做了,反正他們也樂得忙碌,而自己也正好可以清閑片刻。
秦天德的“殺雞”舉動著實讓人懼怕,也令眾山賊絕望。
從一開始的給山賊鼻子上拴上鼻環,像趕牲口一般趕回縣城,到刑場上殘酷殺害,再到死後屍體被丟入荒野喂了野獸,這無一不在觸動著山賊們的心靈。
古代由於充斥著濃厚的迷信思想,所以人們對於死後安葬入土為安一事格外看重。哪怕就是用一張破爛草席卷了,隨便潛坑埋了,這也算是安葬了,將來還能有機會投胎。
隻要能投胎,下輩子說不定就能投胎到一個富貴人家享福,這是不少窮不百姓的心思,也是許多不得不落草的山賊心中的念想。
可是秦天德不但從人格到性命甚至對他們心裏的念想都給與了沉重的一擊,這讓他們在恐懼之餘也感到了絕望。有了第一夥投降的山賊做榜樣,其餘的山賊看到了活路,自然不會在負隅頑抗。甚至有些山賊合力殺了不願投降的大當家,然後提著人頭前來請罪。
中國的百姓向來都是很容易滿足的,隻有能有一條活路,隻要能夠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不會被餓死,他們一般都不會跟官府作對的。
而秦天德治理下的淮陰,能夠給他們這個保障,他們也看到了不少一窮二白甚至連他們都不如的窮苦百姓,不但分到了田地,官府更是組織人手蓋房建屋,進行安置。雖然這些人手基本都是跟他們一樣的犯人。
當然秦天德不過問山賊的安撫事項不代表他真的就什麼都不管了。眼下已至寒冬,雖說淮陰地處南方,天氣不像北方那樣寒冷,但卻已經錯過了耕種的時節,不論外地遷來的百姓還是前來投降的山賊,首先麵對的是如何度過缺衣少食的寒冬,至於過年什麼的,那都是後話了。
這件事被周必大提起,不過不用周必大提醒,秦天德都已經想到了,並且已經有了準備。秦天德早已命人購來了糧食和衣被,囤房在城外南郊的莊子裏,隻是一直沒有機會發放而已。
這都是他自掏腰包買來的,絕對不能以他的名義發放,必須以一個妥善的名義發放下去。而《桃花扇》的熱賣,給他創造了這麼一個機會。
年近六十的李清照,心慈人善,可憐淮陰百姓,特地分派食物和衣被,幫助淮陰百姓度過寒冬,在淮陰城外專門設立了救濟地點,所有窮困百姓,按照戶籍登記,每戶皆可來此領取衣被若幹,稻米六鬥,也就是近百斤的樣子,足以保障一家人在寒冬臘月不至於被活活凍死餓死。
這是秦天德編出來的由頭,也使得李清照的大名傳遍了淮陰的每一個村落。
這些事情交代給了李清照和嶽銀瓶,又讓秦三代人從旁協助。不能不說秦天德派秦三協助這招很高,剛開始一些想要渾水摸魚多領幾回的百姓都被秦三的金睛火眼發現,暴打一頓後,在無人敢偷奸耍滑了。
而這個時候,秦天德才發現了一個重要的事情,嶽雷已經多日不見了蹤影!
“胡師爺,嶽雷人呢?他去哪裏了?”為此事秦天德專門將胡銓叫到了花廳。嶽雷不會逃走,這點毋庸質疑,而嶽雷平日裏最信服胡銓,胡銓比定知道嶽雷的動向!
起初胡銓還遮遮掩掩的推辭搪塞,奈何秦天德真的是急了,他怕嶽雷出個好歹,到那時他沒法給嶽家人一個交代。
終於胡銓被逼的急了,吐露了實言:“大人,您還記得您當初交代給我等的難題麼?胡某派嶽雷去解決這個難題了。”
“本官交代給你們的難題?”秦天德一愣,響起不久前胡銓說過的那番話,瞬間明白過來,心中大急,“大膽胡銓,你竟敢欺瞞本官,私下派嶽雷一人前去招安盜匪,若是嶽雷有個好歹,你擔當得起麼!”
胡銓卻沒有絲毫的擔憂,隻是輕撚著頜下胡須,胸有成竹般說道:“大人放心,此番絕無危險,嶽縣尉出馬必定一帆風順,馬到功成。”
“少跟本官兜圈子!”秦天德最恨的就是胡銓在自己麵前賣弄,當下一擺手打斷了他的話,“本官問你,這都多長時間了,人呢?淮陰就那麼大點地方,就算步行也該回來了吧!”
胡銓微微一笑,慢悠悠的說道:“大人勿要急躁,嶽縣尉所要招降的盜匪不在淮陰境內,算算日程,現在當在返回的途中,明後日就能回到縣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