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四章 賑災第四步浮筷落人頭(1 / 2)

趙眘這次展現出來的手段,看似輕描淡寫,實際上對於秦天德來說也隻能用輕描淡寫來形容,並不能從根本上對秦天德起到任何作用。以秦天德的惡霸習性,大不了坦然承認便是,最多本就不是太好的名聲再損失一些,有什麼大不了的?

不過這樣的手段,能夠在被秦天德長期架空之際,麵對今日朝中一片混亂之時,趙眘信手拈來,責難秦天德,也的確展現出了帝王的成熟。

麵對趙眘第一次以較為成熟的方式出招,秦天德自然不會像個無賴般坦然承認:“回稟官家,臣並非如官家所想那般,因為顧大人言語頂撞,便想將其置於死地。”

從秦天德的語氣中,聽出了幾分改變的趙眘心中大喜,就像是一個孩子做了一件讓大人誇獎的事情般,興奮難耐。

他壓製住心中的激動,淡然問道:“那是為何?國師大人想來秉公辦事,從未因一己之私陷害同僚,今日為何會有此舉?”

擠兌,你小子繼續擠兌,這就對路了!

“臣隻不過是想讓諸位同僚明白一件事,以德服人沒錯,以德平天下也沒錯,但這有一個前提,隻需要建立在擁有絕對強大的武力之下。

沒有強大武力的保證,所謂以德服人隻不過是一句自欺欺人的空話,沒有半點作用。否則就是自掘墳墓!

諸位大人不要不服,之前金人意欲南侵,不少同僚心中惶惶,為何那時沒有人提出以德平息金人的南侵之行?反而是如今,宋金和平,卻有那空談之輩口出妄言,想要什麼以德服人。今後若是再有官員敢在本國師麵前說什麼以德服人又或者禮儀之邦的廢話,先去用‘德’服了淮河北岸的金人,讓其將侵占我大宋的領土歸還,然後再跟本國師談什麼狗屁的‘德’,否則就別怪本國師不客氣了!”

“國師,照你所說,立國之本在於力量了?”趙眘眼中閃爍著光芒,饒有興致的問道。

他如今正當年少,思想還沒有定型,較為容易接受新事物,顯然是被秦天德的話觸動了。

“並非如此。官家可以想想太祖皇帝,若是手中沒有軍權,沒有絕對強大的力量,如何能夠登基稱帝?但是太祖皇帝立國之後並沒有完全依靠武力,而是將所有有利於國家的東西糅合在一起,這才有了我大宋兩百年來的基業。

說的粗俗一些,馬上打天下,馬下治天下,馬上馬下共守天下!”

最後的話說的極為直白,若非是擔心引起士大夫們的反彈,秦天德幾乎都要換成“靠武將打天下,靠文官治天下,靠武將文官合力共守天下”了。

大宋的軍隊戰力想來薄弱,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太過排斥武將,這是不爭的事實。

朝中百官,各人有各人的想法,至於每個人想些什麼,自己的這番話是否會觸動對方,秦天德根本就不考慮,因為他的目的達到了,趙眘明顯動心了。隻要能夠引得趙眘深思就足夠了。

這樣引起趙眘的思考,遠勝於他苦口婆心的去勸諫趙眘。

顧正已經不知道什麼時候退回隊列中了,秦天德再度走向了還躺在地上的王君曉:“王大人,還沒有想明白麼?”

王君曉這才從地上站了起來,衝著秦天德深作一揖,然後走到大殿中央,跪在了趙眘麵前:“官家,微臣有愧,枉活了幾十年,微臣請辭,願歸故裏照顧娘親,彌補這幾十年的不孝之舉,請官家恩準。”

又一個被秦天德說的要辭官的翰林學士院官員!

趙眘打心眼裏不希望王君曉辭官,總不能得罪秦天德官員不是被殺就是主動辭官吧?這太助長秦天德氣焰了!

可是看到王君曉絕決的神情,趙眘又不知該如何開口挽留,將目光投向了下方的史浩,而這時秦天德快步走了過來,一口否決了王君曉的辭官之請:“本國師不許!”

秦天德的舉動,尤其是這一句話,再度將趙眘氣得半死。

“王大人你糊塗!如今你能迷途知返,知道孝奉令堂,本國師甚慰。然而王大人你又犯了迷糊,你可知令堂含辛茹苦節衣縮食供你讀書為的是什麼?

你終於不負令堂期望,金榜題名,太上皇當年欽點探花,能夠為大宋效力,令堂足以欣慰。而如今又能夠明曉令堂苦心,甘心侍奉彌補過錯,這更會讓令堂喜上加喜,怎能輕易辭官!”

王君曉呆呆的看著秦天德,始終沒有弄明白秦天德的真正用意。他得罪秦天德在先,以秦天德的性格,掌握了他的把柄,肯定不會輕易放過他。

可就在剛才,他羞憤當胸,想要自戕,卻被秦天德所阻;緊接著秦天德確實想要殺他一般,抓著他的頭發,將他的頭狠狠的撞向石柱;但偏偏在他的頭部撞向石柱的刹那,他感覺得到秦天德的右手擋在了他的頭和石柱之間,從而救了他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