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三章 眾人的信任(1 / 2)

“國師大人可知背後罵人不是君子所為?”

李瑜人未至,帶有濃濃不滿之意的聲音先傳了過來,緊接著從偏廳兩側的通道內響起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本國師從來就沒有自我標榜過君子,何況我也沒有在背後罵你,你不是在這兒麼!”

秦天德腦子有些發懵,他發現今天的陣勢比淮陰那次對他的揭底大會大了許多,規格也提升了不少。

不少眼前的趙昚韓世忠,隻看此番從通道內走出的那些人,都是朝中的重臣。

左側走出來的以左相趙鼎為首,身後還有參政知事張浚、刑部尚書王庶、兵部尚書王貴、工部尚書陳規、翰林學士王君曉、國子祭酒史浩、臨安府尹陸宰等一幹老臣;右側率先衝出來的是被他罵了的戶部尚書李瑜,後麵還有嶽銀瓶嶽雷嶽霖姐弟三人。

“瓶兒,你怎麼也在這兒?”秦天德沒有理會其他人,而是看向了嶽銀瓶,臉色不虞。

嶽銀瓶見到秦天德看向自己,神色有些尷尬,張了張嘴卻沒有解釋,韓世忠已經搶先來到她的身旁,對秦天德吼道:“秦家小娃,少對銀瓶瞪眼,老夫已經將他收作幹閨女了,你休想在欺負她!”

趙鼎等人走進偏廳後,齊齊來到趙昚麵前參見,然後按照品秩高低自動分列趙昚兩側,反倒是嶽震還站在趙昚身邊。

嶽家姐弟三人站在偏廳右側,韓世忠將三人護在身後;李瑜邁步走向秦天德,看樣子是要為剛才被秦天德的辱罵討個說法。

“國師大人適才因何要罵下官?”

“你說呢?我早就該想到你這種性格去能在秦檜掌權期間活下來,應當是太上皇的人。”

李瑜搖了搖頭,認真的解釋道:“國師此言差矣。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太上皇在位時,下官自然是太上皇的人,如今新皇登基,下官自然是皇帝的人。

歸根結底下官隻是個宋人,如同國師大人規勸左相那般,下官不過是謹記人臣本份而已。何況國師大人一心為國,忠於大宋,為何不敢明言,反而自損英明徒遭人誤?

國師大人年紀雖輕,然則報國之心,莫測手段皆讓下官歎服不已。下官對國師大人沒有半點惡意,隻是想還國師大人大人一個公道,換大白於天下。”

李瑜說的很是動情,趙昚以及身旁的趙鼎等人也是頻頻點頭,顯然這些家夥早就湊到一塊商議過了,知道了不少事情。

將眾人的神情盡收眼底,秦天德有些哭笑不得。

這一次的被揭底大會與在淮陰時不同。在淮陰時他敢將參與揭他老底的胡銓陳規等人一一罵上一遍,可今天不行,直衝著趙昚在場,他就不能一罵走之。

“你跟胡邦衡是親戚?”誰也想不到秦天德的回應居然是這樣一句話。

李瑜眉頭微皺,有些不能理解,不過胡銓卻是明白了,當即請示了趙昚,邁步走上前來:“國師大人慎言,老夫與李大人隻不過是泛泛之交,而今卻因為大人之事才共同商議。”

“原來你也看不上這個沒正行的家夥。”秦天德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胡銓李瑜都不是初出茅廬的菜鳥,哪會被秦天德這麼明顯的挑撥之語離間。二人相視一笑,胡銓開口說道:“國師大人,如今你該告訴我等事情的真相了吧?”

“什麼事情真相?不錯,國庫多出的四百萬兩的確是我的,不過那是我借給戶部的,我隻恨當初沒有讓李瑜立下字據。如今他不想歸還,就編造出謊話,這種事情你們也信?

我秦天德是個什麼樣的人?千裏當官隻為財,從來隻有我占別人便宜,哪有過被別人占了便宜的事?更何況我會傻到自掏腰包貼補國庫麼!”

秦天德的胡攪蠻纏也有一定道理,自古以來還從未有過大臣將自家銀兩無償貼補國庫一說,何況還是四百萬兩的巨資。

不過胡銓並不這麼認為:“秦大人,若是換成別人,下官或許不信,但對於秦大人來說,再不可思議的事情也是正常的。

正如當年你借助秦檜之勢,知縣淮陰,當時有幾人能夠想到你是為了扳倒秦檜,替我大宋誅此惡賊?

秦大人,事到如今你還是不肯吐露實情麼?難道你對我等忠心有所懷疑?不論如何,今日你都必須將實情說出,官家和我等已經知曉了你太多的隱秘。

你可知此處為何會豎立三扇屏風?原本趙相等人的確準備隱匿其後,但四公子對其知之甚詳,他斷言你必定會再我開口之前,掀翻屏風,因此趙相等人才會退至偏廳通道入口。

有四公子的幫忙,秦大人,你以為你身上還能有多少秘密瞞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