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天德沒有想到趙鼎胡銓韓世忠李瑜那幫人居然會都這麼相信自己,這種信任讓他感受到了一絲壓力,雖然這是他自找的。
古人的兩種東西看的非常重要,一是女子的貞潔,一是男子的氣節。
秦天德不論是出於何種原因,與金人勾結私下達成協議就是變節,不論日後他做出怎樣的努力,也無法改變這一事實。
如今的人們大多都很難理解古人對氣節的看重。隻要試想一下,從古至今,有哪個朝代的名臣猛將為了自己家國的利益,裝做投降事後而不被追究呢?
不說變節,隻是被敵人生擒活捉討回都可能受到牽連。
漢朝時期聲威赫赫的“不教胡馬度陰山”的飛將軍李廣曾經因寡不敵眾而受傷被俘,九死一生逃回之後,卻被朝廷認定其損傷人馬太多以及自身被俘一事,被判死刑。後用錢贖罪,被貶為了平民。
李廣之孫李陵,率五千弓箭手遭遇匈奴數萬主力騎兵,且戰且退,殺敵過萬但最後卻因無人援救最終兵敗被擒,降了匈奴。
漢武帝得知此事後勃然大怒,群臣皆言李陵有罪,為有太史令司馬遷替其開脫,列舉李陵平日功績以及對朝廷的忠心,說李陵之所以投降不死,一定是想尋找適當的機會再報答漢室。
結果司馬遷落得個腐刑下獄,李陵一家人後來更是被漢武帝滿門誅殺,足見古人對氣節的看重。
秦天德身在淮陰是與完顏亮的勾結,雖說是為了除掉秦檜,但也的確屬於變節之舉。雖然沒有做出任何有損大宋之事,但李陵投降匈奴之後也同樣如此,所以他沒有想到在他眼中的那些窮酸腐儒居然全都選擇了信任。
偏廳內如今隻剩下了三個人,除了他和趙昚外,還有嶽震。嶽震是被趙昚留下來的,這讓秦天德有幾分詫異,反觀剛剛出去的趙鼎胡銓等人,對此倒是一臉平靜。
“姐夫,你說朕該相信你麼?”
趙昚走了過來,坐在了秦天德身邊,嶽震很是乖巧的站在了趙昚身邊,靠著身後的案幾。
“官家,你對臣的稱呼已經表明了你的態度。隻是臣不知道,你有什麼想問的。”
趙昚輕笑了兩聲,抬手摸了摸嶽震的腦袋,說道:“姐夫,謝謝你。雖然自從家姐告訴朕你為朕苦心經營的一切後,朕已經對你再無懷疑,但若非今日史祭酒說出,朕還一直不知道你就是太上皇留給朕的輔國之臣。
眼下朕終於明白一些之前你為何在朝中處處樹敵,更是讓所有人都認為你對朕不敬,原來你的一片苦心都是為了朕。
朕當日微服出宮抵達錢塘後,家姐已經將你為朕安排的一切都告訴朕了。你不要怪她,朕知道她是不想讓朕誤會你,擔心將來朕會下旨將你處死。
你放心好了,朕今日親口許下諾言,隻要你不負朕,朕保你一世平安,永遠都是朕的國師,是大宋的國師。”
隻要你不負朕。。。趙昚真的是越來越成熟了。
欣慰之餘秦天德心底不知為何浮現絲絲涼意,他很想讓趙昚給他弄一塊免死金牌又或者丹書鐵劵之類的保命東西,不過仔細一想,若是真有那麼一日,這些東西也起不到什麼大用。
政治從來都屬於黑暗,秦天德穿越之前就明白這條千古至理,穿越之後他更是身體力行鑒證著這條至理。
官場中人的話不能輕易信任,皇帝的話尤其不能盡信!從古至今有過太多的前例,哪怕是在負有盛名的君王也有過鳥盡弓藏之舉,雖然在史書上的記載,大都是那些前例恃寵而驕自取滅亡等,但史書卻是由勝利者書寫的,真正的事實究竟如何早已湮滅在曆史的滾滾長河中了。
雖然趙昚如今年紀不大,經曆太少,還沒有完全融入黑暗之中,不過秦天德確信,遲早會有那麼一天,趙昚會成長為一個合格的君王,到那時候趙昚會如何對待自己誰也說不清楚。
沒聽見趙昚之前的那個先決條件麼?
“隻要你不負朕。。。”
什麼叫負?這個概念可大可小,尤其是貴為一國之君的君王,他的話就是真理,他若是認為你負了,那麼不論你再怎麼解釋也毫無用處。
就像秦天德剛從錢塘返回臨安,在大慶殿中故意將行刺一事強行要栽贓給範同那般,隻要掌握了絕對的權勢,那就是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秦天德很自然的將趙昚的這句話過濾到了腦後,要想真正的安全,還得靠自己。
“姐夫,你在想什麼?難道是擔心朕會騙你麼?”
“臣不敢,臣隻是在想,官家是否真的明白了臣的本意。”
“哦?”趙昚來了興趣,他知道秦天德暗中為他做了許多,有不少事情甚至容易引起他的誤會,“姐夫,你不妨說一說,看朕是否已經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