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一章 七死一逃(1 / 2)

淮陰縣境,淮河兩岸人頭攢動。

淮河南岸,簡陋高台橫架,高台上坐著淮陰縣的官員以及縣內有名望的鄉紳富豪商賈,高台兩側下方密密麻麻的人頭爆發出震天的呼喊聲,一個個義憤填膺的樣子,有不少漢子都擼起袖子,用力揮舞著拳頭。

淮河北岸也搭建著高台,與南岸簡陋高台想必,充滿了華貴。獸皮編織而成的毯子鋪滿這個台麵,檀木雕製的案幾錯落有致,案幾後衣著華麗的金人官員、貴族等一邊吃著水果糕點,一邊引著酒水,麵帶興奮的看著河水中央。

河中央搭著幾道臨時搭建的浮橋,相距較近共同托起了上麵的四方擂台。擂台上兩個壯漢正在互搏,其中一個身形健碩,膚色黝黑,手持利劍,一招一式有模有樣,但卻額頭染血滿身是汗的苦苦支撐;而另一個則是五大三粗膀大腰圓,手持兩柄大斧,腮有虯髯,上身赤裸,胸前坦露著濃密的護胸毛,隨著虎虎生風的兩把大斧,不停的震顫。

淮陰縣令朱熹如今正坐在高台中央,緊皺著眉頭看著擂台中央的比武場景,右手緊握成拳,指關節已經有些發白。

轉頭看了眼站在他身後的一個緊張的不停吞咽口水的胖子,朱熹沒有言語,又將目光轉回了擂台之上。

怎麼今日比武會變成這樣了呢?

前文說過,秦天德策劃的宋金每月一次的比武,是打著共同發財的旗號交由吉祥賭坊的老板鮑進負責的,而他的真正目的則是改變百姓心中懼怕金人的心理,同時提高縣內百姓的身體素質。

為了防止泄密,完顏亮密訪淮陰之時,他不但將府中容貌還說的過去的女眷全部轉移,就連當時的師爺胡銓、縣丞陸遊、主簿周必大、縣尉嶽雷也一並攆到了城南的莊子裏。

可是當他調回京城後,淮陰縣令雖然是陸遊,但真正掌權的卻變成了真實身份見不得光的胡銓。

胡銓的心機手段,絕對不是一個小小的賭場老板能夠應付的了得,就是秦天德,也幾度不查,被胡銓鑽了空子,所以很快胡銓就從鮑進口中得到了秦天德與完顏亮商定的宋金比武的內幕——打假拳以及發財。

胡銓不是那種聽風是雨的人,雖然不知道秦天德是如何說服金人的,不過他並不相信秦天德真的隻是為了賺錢。

隨著淮陰民風的日漸彪悍,隨著宋金擂台賽宋人起初連勝後,縣內百姓身上發生的變化,胡銓漸漸猜到了秦天德的用意,因此決定宋金每月擂台比武的場次從一場變成了九場。

鮑進隻是一個生意人,宋金擂台比武的規矩改變,對他來說是一個機會,因此他特意與金國方麵負責擂台比武的金人商定,每月比武人選變成九人,勝負以總成績來斷定。

如此一來,不但能夠增加時間、添設懸念、增加關注人數,最重要的是可以更為容易的操作比武,從而最大程度的賺錢。

等到趙鼎、張浚等朝中大佬一一被發配淮陰編管,陸遊就更說不上話了,淮陰政務基本上被這些大佬壟斷,經過這些人的商定來決斷,而他隻不過是因為這些人不方便出麵的發言人。

雖然他這個縣令變成了空架子,不過他和周必大嶽雷倒是學到了不少東西。

秦二升遷為淮陰知縣後,比武的規矩依舊沒有改變,按照九場的團體賽延續了下來,可是由於事先鮑進與金國方麵的負責人操控比武,所以兩國之間的比武雖然精彩,但卻從來沒有出現過傷亡,不像今日這麼慘烈!

今日的比武剛開始,朱熹就發現了異常,因為鮑進突然跑來轉達了金人方麵的意思,金人要求此次上擂台的比武雙方簽下生死狀。

宋金比武的意義,朱熹已經來到淮陰不久就知道了。

每月比武,鮑進都能賺到數目可觀的銀兩,除了他應得的那份,其餘都交給了縣衙,那些原本是屬於秦天德的,但秦天德卻用這些銀兩來發展淮陰。

正是因為每月縣衙都能收到大筆的銀兩,因此整個淮陰,不論是河堤的修築還是築橋鋪路,還是災年從外地購糧無償救濟百姓,亦或是豐年糧賤縣衙出資平價購糧,都得到了有利的銀兩保證。

可以說地處宋金邊境的淮陰,能夠從殘破不堪,百姓紛紛逃往的沒落下縣,發展到今日百姓豐衣足食,周圍百信向往,對岸金兵不來騷擾的桃源之地,除了依靠秦天德在朝中給與淮陰的政策外,就是靠著這些銀兩了。

總之一句話,淮陰縣衙從來不缺錢,從來不缺用之於民的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