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九晚五”式的規章似乎界定了工作的一成不變,於是,很多人在按部就班中蹉跎歲月,誤了自己,工作也毫無起色。其實,職業生涯更要融入變通的思維,它不僅是為了提升工作,同時也是為了快樂自己。變通不僅可以克服工作本身的困難,提升工作效率,為企業實現最大化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可以巧妙地與同事、上級、下屬打成一片,為自己提供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優秀的職業人必善於變通
在工作中融入變通的思維,加入自己的創意,可以使工作進行得更加順利。
人們常說:“一件事需要三分的苦幹加七分的巧幹才能完美。”意思就是說,在工作中要注重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用巧妙的方法化解困難勝於一味蠻幹。善於變通的員工接到工作任務後並不是立即去操作,而是仔細思考,努力尋找一種全新的、有效地解決問題的辦法。
有一家大型廣告公司招聘高級廣告設計師,麵試的題目沒有主題和內容的限製,隻是要求每個應聘者在一張白紙上設計出一個自己認為最好的方案,做完之後,要把自己的方案扔到窗外。如果誰的方案最先設計完成,並且第一個被路人撿起來看,誰就會被錄用。
設計師們絞盡腦汁,開始了忙碌的工作,他們或描繪著精美的圖案,或設計打動人心的廣告語,有的人甚至費盡心思,畫出誘人的裸體美女圖。
就在其他人正手忙腳亂的時候,有一個設計師非常迅速、非常從容地把自己的方案扔到了窗外,並引起路人的哄搶。
他的方案是什麼呢?原來,他隻是在那張白紙上貼上了一張麵值100美元的鈔票,其他的什麼也沒畫。就在其他人還在於奔命的時候,他已經穩坐釣魚台了。
同樣是在工作,有些人隻懂勤勤懇懇、循規蹈矩,終其一生成就也不大;而聰明的人卻在努力尋找一種最佳的方法,在有限的條件下發揮才智的作用,將工作做到最完美。就像故事中的那個設計師,付出最少的“苦力”,卻換來了最好的效果。
現代社會,人才濟濟,工作很難找。要想在嚴重的就業壓力下順利地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變通方法是不可缺少的。下麵一個叫肯特的年輕人的靈活變通求職法給了我們很多啟示。
肯特從西部工程學院結業之後,決定利用他所學到的商業技巧推銷他的專長。他先選定了適合自己的職務及希望的待遇,然後在廣告費用符合預算的情況下,刊登了以下內容的廣告:
“工程界最具實力的主管先生:你是否願意讓一個電機係畢業生,以不支薪的方式工作一個月,用以表現他的能力?我是電機係畢業的高才生,對公司非常忠誠,做事可靠、有耐心、平易近人,能與同事和睦相處。我充滿熱誠,而且一直在不斷地充實自己。”
廣告刊登之後,肯特收到了數百封的回函。美國鋼鐵公司的一位主管寫信給他:“下星期三到紐約總公司來找我。如果你真的那麼優秀,可以一塊兒把行李帶來,準備和我一起到工廠上班。”
肯特的求職方法很特別,很引人注目。工作一個月不支薪,很容易讓企業主管心動,因為他證明自己有實力,願意先在工作上付出,然後才談到報酬。他所列出的個人特質並不誇大其詞,隻是告訴未來的雇主,希望能給他一個月的時間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肯特見到鋼鐵公司的主管之後,立刻遞上一份已打印好的資料,非常詳細地介紹自己,包括教育背景、籍貫、嗜好、經曆等個人資料,還附了一張近照及一份谘詢人的名單。本來,對於肯特的別出心裁,鋼鐵公司的領導就比較滿意,如今又見肯特準備如此充分,更加中意。
很快,肯特就向鋼鐵公司印證了自己的實力,一個月後,他不需要再免費工作,他的薪水已經達到了他的預期。雖然別的公司提供更高的薪水,肯特仍然決定接受這份工作,因為他清楚領導對他的信賴可以使他有更多的晉升機會。
肯特清楚地知道:隻有先有一個平台,把自己的優勢展現出來,別人才會知道你的能力和才華,隻要真有能力就不怕無用武之地。他看透了問題的實質,所以,在方式和手段上就不會受到原來規範的約束,他的變通把他一步推上了成功之路。
職場如同戰場,各路英雄豪傑熙熙攘攘,硝煙彌漫,戰馬嘶鳴,沒有實力,很難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戰場上生存下去,同時,沒有一定的變通思維,也很難在這戰場上脫穎而出。要想做一個優秀的職業人,必須要學會變通。變通是天地間最大的智慧,是在職場中取得成功的法寶,是優秀的職業人必備的能力。
工作要講究張弛之道
會工作的人張弛有道、勞逸有度,就像是能伸能縮的彈簧,一切都在自如之中。
身處競爭激烈的商業社會,每一位職場人士都像上緊發條的鍾表,一刻也不得安寧。這種勤奮的作風令人敬佩,但是應該記住:弦繃得太緊,會斷的。古人說:“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注意工作中的調節與休息,不但於健康有益,對事業也大有好處。
有很多職場中人,為了總能立於不敗之地,為了永遠獨占鼇頭,他們強迫自己無休止地工作,他們對工作沉迷上癮,就像酒鬼對酒精沉迷上癮一樣。這就是人稱“工作狂”的一群人。他們拒絕休假,公文包裏塞滿了要辦的公文。誰要讓他們停下來休息片刻,他們就會認為這是在毀滅自己的生命。
這種人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工作上,不敢浪費一分鍾,力圖把自己的時間、空間填得滿滿的,整日忙來忙去,似乎永遠都有忙不完的工作。即使在沒有工作的時候,他們也會去找些事情來做,哪怕那件事情毫無價值可言,甚至夢裏也還在工作,工作……他們已經習慣了工作的氛圍,不再適應空閑的情境。
在總的工作數量上,他們絕對可以向別人炫耀,他可以對青年們倚老賣老:“小夥子,別以為你做的事情很多,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然而,在工作質量上,有時候,他們卻難以啟齒,因為他們的工作不完全和他們的付出對等。從工作效率上來講,他們單位時間做出的事情也並不比別人多多少,甚至更少、更差。
與此同時,他們的健康狀況也讓人堪憂,不停的勞作損害了他們的器官,腐蝕著他們的神經,30歲的年齡,他們已經垂垂老矣。
人不是鐵鑄的,精力有限,超過了限量,身體各方麵功能便受到挑戰和壓迫。長期如此,便“積勞成疾”了。就是機器還有個停機保養的時間,何況人呢?
勤勞什麼時候都是美德。然而,勤勞不等於無限製地苦作。古人尚且明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現代社會,一切都複雜多變,就不應該以“勤勞”二字概括職場生涯的全部了。若一天到晚死命地工作,往往會因為工作而工作,隻是有幹不完的事情,到頭來卻忘了工作本身的意義和工作以外的生活。
確實,事業的成功是很重要的,但如果為此而犧牲了健康和家庭,也是令人遺憾的。
成功的職場人士各有各的休息和保持健康的方法。
舊金山全美公司的董事長約翰·貝克每天堅持晨泳和晚泳,還經常抽空去滑雪、釣魚、越野以及打網球;包登公司的總裁尤金·蘇利文養成每天走過20條街去他的辦公室的習慣;聯合化學公司董事長約翰·康諾爾偏愛原地慢跑,一直保持著標準體重。
其實,每一位職場人士都可以像他們一樣尋找一種最適合自己的鍛煉方式,通過一些低強度但又十分有效的運動方式使自己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敏銳的思維。
一個成功的職場人士會合理安排時間,注意有張有弛,也注意給自己留出與家人共享天倫之樂的時間。
如何合理安排時間呢?一個重要方法是,“班上事,班上畢”。除非有緊急的事務,不然,享有一段舒適的晚間休息時間和一晚上與家人同樂的美好時光,這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工作上講究張弛有道,並不是我們可以任意而為,對自己沒有了任何約束,而是強調一個“度”。人生短促,不過百年,與浩瀚宇宙相比,猶如轉瞬即逝的流星。要想在這短暫的歲月中做出不凡的成績,放射出耀眼的光輝,唯一的辦法就是提高時間效率,增加生命的內涵。
抓住機會展示自己
金子如果被一層黑鐵包裹著,別人就永遠看不到它的光芒,也永遠不會了解它的價值。
“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如果一輩子遇不到一個伯樂,不是一輩子沒有出人頭地的機會嗎?所以,在這個人人爭奪生存空間的社會,你不要指望別人給你機會,要主動站到台前亮相,把自己最閃光的地方展現出來,然後你才有成功的機會。
韓信初為劉邦做事時,隻是一個芥毫小官。他誌存高遠,總希望上麵有人發現自己的才幹,但是他從沒考慮如何表現自己,結果一直懷才不遇、沉淪潦倒。他鬱鬱不樂,惆悵滿腹,也沒有幹出什麼成績,更談不上名氣。
對前途灰心喪氣的韓信夥同一些人當了逃兵,被抓住後,依律當斬。臨刑之時,排在韓信前麵的13人都一個接一個地被砍了頭。眼看就要輪到韓信了,小命就要不保了,韓信再也忍不住了!於是他高揚起頭來,圓睜二目,麵對監斬官夏侯嬰大聲呼喊:“漢王不是想爭奪天下嗎?為什麼還要白白地殺掉英雄豪傑之士!”
夏侯嬰驚訝不已,這句話點中了劉邦的全部政治企圖,可謂一語中的。夏侯嬰仔細地打量韓信一番,他發現此人相貌奇偉,儀表堂堂,像個英雄人物,於是將他釋放。在交談中,夏侯嬰發現韓信非同一般,確實誌大才高,便把他推薦給了劉邦。從此韓信成為劉邦的得力助手,並成為漢初三傑之一。
假如沒有臨刑前的那一句呼喊,也許韓信早已經成為刀下之鬼了,如入水的落葉一般,連個聲音也來不及發出就被卷走了。當今的職場裏,也不乏不能展現自己的人,他們喜歡埋頭苦幹,卻不敢抬頭看一看,沒有想過要在眾人麵前展現自己的優勢。
當然,有一些人是毫無優勢可言,可是也有一些人自認為自己是千裏馬,當碌碌無為一生後,卻埋怨世上的伯樂太少,沒能發現自己,無奈隻得“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我們不禁要問,既然你認為自己是千裏馬,那麼為什麼不主動去找伯樂推銷自己呢?
台灣作家黃明堅有一個形象的比喻:“做完蛋糕要記住裱花。有很多做好的蛋糕,因為看起來不夠漂亮,所以賣不出去。但是在上麵塗滿奶油,裱上美麗的花朵,人們自然就會喜歡來買。”一個人要想得到重用,就要把“亮點”呈示出來,讓人留意並動心。
李麗芬在新公司工作約兩個月了,雖然勤勤懇懇,而且也有所進步,隻是一直沒有出什麼成績。這天早晨,公司的副總找她談話,言明讓她改進工作方法,盡快做出成績。
當她回到自己的辦公室時,收到了一份傳真,傳真上說,她花了兩個星期爭取的一筆業務成交了。她歎了口氣,說要是傳真早5分鍾來就好了,她對副總就有的說了。
她的同事,也是好友王明遠建議她趕緊去副總辦公室報喜。起初她並不願意這樣做,她說這太不矜持了,說寫個便條就可以了。王明遠生氣地說道:“要什麼矜持?如果你不趁熱打鐵,顯示你的能力,很可能你就過不了試用期了。不過要假裝不經意地提起這個巧合,你最好說:‘我們剛談完,我就成交了這筆生意!’”
她按著同事的說法做了,結果副總非常高興,建議她告訴公司的公關部門,好讓公司同仁知道這筆進賬。
霍伊拉說:“如果你具有優異的才能,而沒有把它表現在外,這就如同把貨物藏於倉庫的商人,顧客不知道你的貨色,如何叫他掏腰包?”
在職場中打拚的每個人其實就是一種特殊的商品,而每個人都是想要達到主顧的青睞的,這就首先需要主顧看見你的閃光點和你的與眾不同,他們才會在你的跟前留步並且關注你。
所以,一個人想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則必須引起這個世界的矚目,一定要把自己最精彩的東西通過最精彩的方式亮出來,及時而適時地亮出自己的優勢和特長,讓人看見,讓人喜愛,並願意付出相當價值來獲得。這樣一來,相信驚人的勇氣和不屈的信念加上與眾不同的優勢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幸運,你的人生之路就取得最初的成功了!
讓你的成績看得見
給自己創造機會,讓老板看見你努力工作,這樣你的工作才能表裏如一,才會讓人認可。
中國人愛把“含而不露”看作一種美德,一個人的優點、成績和才能,隻能由別人來發現,而不能由自己來說出。盡管做出許多成績,有淵博的知識和驚人的才華,也隻能說自己“才疏學淺”。如果有誰鋒芒太露,就容易招來非議。這也有一定的道理,因為“槍打出頭鳥”,因此,“毛遂自薦”的故事聽起來總不如“三顧茅廬”那樣入耳。勇於表現自己才華的人也總不如“謙謙君子”那樣受到歡迎。其實,我們不必非要說出成績,但一定要讓自己的成績看得見。這也是一種變通,一種顯而不露的智慧。
我們可以看到,精明的企業家招聘員工,聰明的領導者挑選下屬,並不是看其言辭周到、謙恭有禮,而要看其有多少真才實學。你應當實事求是地宣傳自己:我有什麼長處,有哪些才能,想做什麼,能做什麼。如實反映,使別人了解你。這樣,反而容易使你得到機會,因為領導者需要的是看得見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