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上說,這個“尼克鬆衝擊”將使金融也發生急劇變化,用戶對資金的需求,可望有所緩和。由於設備過剩,大企業不大可能繼續向銀行借款,銀行方麵認為將餘資通融給中小企業不大保險,這樣一來,貸款的對象就會大大減少。
“這是個極好機會!”於是德田又開始每天去銀行,連新設的支行都找遍了。因為新設的銀行客戶較少,說不定對德田的話感興趣。
德田終於在新設的支行中,找到了一家似乎有點指望的銀行。他立即把建院的收支計劃遞了過去。在計劃裏不僅注明了單位人口所需床位數,包括現有床位數、不足床位數、外地患者住院人數,還注明了請求保險菜單的單價、設備、償還等籌款項,連當地居民生活的生活狀況也寫得詳細具體。
“就是銀行調查也沒有這麼詳細的。”對於德田那份詳盡的資料,銀行方麵也感到驚訝。
因為對方所需要的各種數據,在德田那份隨手提出的計劃裏,可以說是應有盡有,綽綽有餘。也許是這份計劃的因素吧,關於貸款的交涉進展得頗為順利。也就是說,那時,德田抱著一線希望,毫不灰心地製定的計劃起了作用。到了這年年底,德田終於得到了購買地皮用的1800萬日元的貸款。
毫無疑問,假如當初德田憑著自己一知半解的知識斷定:“我沒有私人資金,銀行決不會貸款給像我這樣的人。”“至少等我把私人資金儲到三分之一以後再同銀行進行交涉,隻能把設想先搞到這兒為止了。”如果這樣考慮的話,恐怕直到10年後的今天,醫院也一定還隻是設想。正因為德田把自己的目標立即付諸行動,所以僅用了一年時間就達到了目標。打定主意之後,德田就立即行動,邊實踐邊吸收有關知識。這些知識是他親身體驗過的,所以它才在創建醫院的過程中起了很大作用。自古以來人們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因為失敗往往是身體力行過程中的失敗。行動起來以後,如果感到不妥,人們就會想別的方法繼續幹下去——這與取得成功有關。
毫無疑問,德田先生是一個有極強行動能力的人,正是這種能力促使了他在事業上的成功。立即行動的能力和善於安排行動計劃的能力對個人成功都是非常重要的。缺少這種能力,縱使你的目標再好,最終也難以達成。
成功永不停步,在你繼續製度新目標時應盡量遠大。
一個人的目標愈遠大,人的進步就會越大。也許很多人都有這樣的一個體會:當你確定隻走1公裏的時候,如果走完了0.8公裏,你很有可能會讓自己鬆懈下來,因為反正就快要到目標了,而且有一些累了,所以慢些快些也無所謂。
但如果你所確定的目標是10公裏,你就會加倍地重視。做好思想準備和其他的完善工作,然後再開始起程。在行進中,你會注意自己的速度、節奏與步伐,不斷地啟動自己的潛在力量。
這樣走了七八公裏之後,你也不會因為累或其他原因鬆懈下來,後麵的衝刺還十分重要,一不小心就會前功盡棄,因此,設定一個遠大的目標,不僅能夠幫助你掌握自己,還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你的潛能。
遠大的目標使人顯得偉大。所謂遠大的目標,無非是要考慮更多的人更多的事,在更大的範圍裏解決更多的問題,將自己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另一方麵,遠大目標是你畢生的誌向,需要一生的努力,所以,它不可能十分的詳細精確。尤其是對於成功經驗不足、閱曆不深的年輕人來說,更是如此,隨著經驗的充足,閱曆的加深,階段性目標的實現,才能對遠大目標有一個完備而清晰的認識。
人生的遠大目標,可以不要求詳細、精確,隻要有一個比較明確的方向和大致程度要求就可以了。
目標清晰而明確
一個目標並不隻是一個設想,而是一個得以實施的設想。一個目標不隻是模糊地“希望我能”,而是明確的“這是我的奮鬥方向”。
目標對於成功者,猶如空氣對生命,不可缺少。沒有目標就沒有成功,沒有空氣就不能生存。設定明確的目標,是所有成就的出發點,那些98%的人之所以失敗,就在於他們從來都沒有設定明確的目標,並且也從來沒有踏出他們的第一步。
當你研究那些已獲得令人矚目成就的成功人物時,你會發現,他們每一個人都各有一套明確的目標,都已訂出達到目標的計劃,並且花費最大的心思和付出最大的努力來實現他們的目標。
安德魯·卡內基曾編寫並出版偉大人物達到永續成功所依循的各項原則。
卡內基原來是一家鋼鐵廠的工人,但他憑著製造及銷售比其他同行更高品質的鋼鐵的明確目標,而成為全國最富有的人之一,並且有能力在全美國小城鎮中捐蓋圖書館。
他的明確目標已不是一個願望而已,它已形成了一股強烈的欲望,隻有發掘出你內心的強烈欲望才能使你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