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整軍備戰(1 / 2)

經過滄海國水師的幫助,風暴號上的眾人總算有驚無險的度過了這場危機。登上岫雲港之後,龍淩心等人披星趕月,日夜兼程,馬不停蹄地趕回瓊華城。監國何嘉琳接到消息帶人親到金波宮前去接。

龍淩心見何嘉琳臉色有些憔悴,眼睛紅紅的,像是有幾天幾夜沒有合眼一般,不禁甚是心疼:“愛卿,朕不在的這一段時間裏,真是辛苦你了。”

何嘉琳毫不介意,搖搖頭道:“哪裏,這本是臣分內的事。陛下出訪天山國,國內竟然發生那麼大的事情,臣實在難辭其咎。”

龍淩心拉住何嘉琳的手說:“什麼也不用多說了,愛卿隨朕到禦書房去。朕正想和你共商對策呢。”

眾人剛到禦書房坐定,龍淩心就問道:“現在國內的形勢如何,何愛卿,你先說一下吧。”

“是,陛下。據大理寺的密探得報,現在天山國在我國東部駐兵十五萬,樓蘭國在我國北疆駐兵十萬,在我國的西圖、羅積、山陽等省都有豪閥地主發動叛亂,聲勢不算浩大,應者也是寥寥,不過如果內外夾擊,也不容小覷。”何嘉琳簡要的概括了一下當前的形勢。

“聽上去還真是內憂外患呀。”聽完何嘉琳的呈述以後,龍淩心來了一句簡短的總結。這幾日以來,龍淩心一直在分析當前的局勢,剛才何嘉琳所述情況,龍淩心早已猜到十之七八,所以並不顯得如何震驚,隻是示意何嘉琳,讓她繼續說下去。

“我國現在可靈活調動的正規軍大概在二十萬左右,臣派三萬駐紮在北疆對陣樓蘭軍,另調十萬大軍駐紮在青鬆峰下,以防天山國的軍隊乘亂偷襲。另有七萬軍隊前去各省平亂。還有十萬軍隊駐紮在邊防要塞,不到萬不得已,臣不敢妄動。”何嘉琳有條不紊地說了一下昊月國的兵力分布情況。

“很好,有勞愛卿了。”見何嘉琳如此安排得當,龍淩心放了大半的心,現在昊月國的防守雖然說不上固若金湯,但是敵人若想進犯,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倒是國內小規模的叛亂,頗為惱人。

想到這裏,龍淩心開頭喚道:“王洵。”

“臣在!”說著王洵就站了起來。

“國內的那些個叛亂,就歸你大理寺管了。朕要把分散在各地平叛的七萬精兵調回瓊華城,以保首都平安。”

王洵躬身道:“陛下放心,各地的叛軍隻不過是投機取巧之輩,想乘著國家大亂之際撈一杯羹分分。如此短視,怎麼能夠成就大氣?自陛下登基以來,各地百姓都豐衣足食,安居樂業,又有何人肯擁戴他們?他們最後的結局隻不過是飛蛾撲火,自取滅亡罷了。”

龍淩心點了點頭表示讚同:“愛卿說的不錯。大理寺一向是以辦案迅疾著稱,相信這次愛卿定能不負朕的期望。傳朕的口喻,國內所有的豪門貴族,從即日起全力協助大理寺平叛,有人投告者賞,若有隱情不告的,就與叛軍同罪論處。隻要是與叛軍扯上關聯的,無論是朝廷重臣還是商賈首富,以叛國罪論,一律從嚴處置。”說到此處,龍淩心的眼神淩厲非常,想是已經下了極大的決心。

“臣領命!”王洵斬釘截鐵地回答道。他心裏非常明白,近幾年來,龍淩心對於一些為了一己私欲屢屢抨擊朝政的門閥一再容忍,隻是為了把重點放在民計民生上,不想輕易大動幹戈。但是他們這次與他國勢力聯合起來出兵,危及國本,令龍淩心痛下決心,要將他們趕盡殺絕,以除後患。而自己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幹淨利落的掃除國內一切反對勢力,令龍淩心沒有後顧之憂。

看著王洵堅定的眼神,龍淩心知道他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微微點了點頭,以示對他完全放心。

接下來,龍淩心大致說了一下她對於目前局勢的看法:“現在我國最糟糕的情況莫過於腹背受敵,同時與天山與樓蘭國兩國交戰。但是就朕對目前的情勢分析來看,這種可能性並不大。天山國與樓蘭國雖然都對我國懷有敵意,但是他們兩國之間卻並非盟友,不可能同仇敵愾,共同進退,這就給了我們可乘之機。樓蘭國已經大舉進犯,天山國卻是按兵不動,顯然是想坐山觀虎鬥,看兩國鬥的兩敗俱傷之後再出兵。朕正好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差,先與樓蘭國交戰,速戰速決,將他們趕回老家,然後在和天山國周旋,以解今日之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