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樂於接受改變(1 / 1)

凱爾·華倫是緬因州康柏倫人,在他20多歲的時候,父親離開了人世,留下了一個小型公司。凱爾停止了學業,終止了自己成為建築師的夢想,他沒有抱怨這一切,隻是想辦法在逆境中尋找機會,將小廠經營得有聲有色。

凱爾結了婚,建立了自己的家,擁有轎車和卡車。然而很不幸的事發生了,一場嚴重的車禍讓凱爾的努力付諸流水,凱爾失去了所有財產:事業、房子、轎車、卡車,包括他的妻子。

凱爾一下子無法接受這個現實,原本樂觀進取的他,現在已經頹廢不堪。之後的兩年,他在緬因州波特蘭的街上遊蕩,情況越來越糟,最後落魄到有時住在遊民收容所,有時住在橋下、空房子中。

一次,他住在廢棄的舊倉庫裏,晚上睡覺時,一隻老鼠從他腳上跑過,他一下子驚醒,把老鼠趕走,躺下時他哭了起來。“我祈禱情況能有所改變。”凱爾說,“這股湧向我的感覺,真是我這輩子發生過的最奇特的事。我在那天淩晨三點鍾醒來,想到了一個居家修繕服務的點子,叫‘租個老公來做工’。”

凱爾在隔天早上馬上把身上僅剩的500元美金,投資在這個點子上。他借用朋友的房子安裝了一部電話,印了一些傳單,傳單上寫著:“需要一名老公嗎?別硬撐了,何不租我當您的臨時老公?”然後他到以前離婚互助團體聚會的教堂,把傳單放在路邊車子的擋風玻璃上。反應出奇的好。

下一步,凱爾用100美元從車商處買了一部舊貨車,用黑色膠帶在車身貼上字樣,開始開著貨車在城裏到處跑,到處打零工。一天,一個電視台記者在路邊攔下凱爾的車,對他說:“你知道有多少人打電話給我,要我報道在城裏跑來跑去的‘租個老公來做工’的卡車嗎?”

這位記者聽完凱爾的故事,看過了他當時棲身的倉庫後,為國家廣播公司的波特蘭電視台做了一篇凱爾的專訪。

凱爾說:“我花了200美元將那次電視專訪轉成好幾卷錄影帶,寄給其他不同的節目。《莫利·波維奇脫口秀》的工作人員打電話來,要請我做嘉賓。接下來發生的事大家都很清楚了。”

雖然凱爾想將自己的成就歸功於聰明才智,但是他強烈地感覺到,隻要大家和他一樣樂於接受改變,其實有許多人都能建立起大事業。

“沒有熱忱和勇氣的話,任何改變都不會有用。”凱爾說,“我當時拋掉了對一切的恐懼,再也不害怕了,我不怕死亡,不怕失敗,不怕孤注一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