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出身貧寒,在他創業初期,人們都誇他是個好青年。當黃金像貝斯比亞斯火山流出的岩漿似的流進他的金庫時,他變得貪婪、冷酷。
賓夕法尼亞州油田地帶的公民深受其害,有的受害者做出他的木偶像親手將“他”處以絞首之刑,無數充滿憎惡和詛咒的威脅信湧進他的辦公室。連他的兄弟也十分討厭他,而特意將兒子的遺骨從洛克菲勒家族的墓園遷到了其他的地方。他說:“在洛克菲勒支配下的土地內,我的兒子也無法安眠。”
在洛克菲勒53歲時,疾病纏身,人變得像個木乃伊,醫師們終於向他宣告一個可怕的事實:他必須在金錢、煩惱、生命三者中選擇其一。這時,他才開始省悟到是貪婪的魔鬼控製了他的身心。他聽從了醫師的勸告,退休回家,開始學打高爾夫球,上劇院去看喜劇,還常常跟鄰居閑聊。他經過一段時間的反省,開始考慮如何將龐大的財富捐給別人。
起初,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捐給教會,教會不接受,說那是腐朽的金錢。但他不顧這些,繼續熱衷這一事業。他聽說密歇根湖畔一家學校因資不抵債而被迫關閉,他立時捐出數百萬美元而促成如今國際知名的芝加哥大學的誕生。
洛克菲勒還創辦了不少福利事業,幫助黑人。從這以後,人們漸漸地理解了他,開始用另一種眼光來看他。他造福社會的“天使”行為,不但受到人們的尊敬和愛戴,還給他帶來用錢買不到的平靜、快樂、健康和高壽。他在53歲時已瀕臨死亡,是他放棄了貪婪,放棄了金錢,結果卻以98歲高齡辭世。
誰救了洛克菲勒?金錢以及金錢背後的善心和社會職責。一個成功者可以通過金錢的力量對人類產生巨大的影響,與別人分享你的財富,給予是至關重要的,為那些永遠不能報答你的人做些事,你的每一天會過得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