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並沒有創造一個標準的人,我們每一個人都如同是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蘋果,都是有缺陷的。有的人缺陷大些,那是因為上帝特別喜歡他的芬芳。
美國第26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8歲的時候,有著一副非常“抱歉”的麵孔,一副暴露在外、參差不齊的牙齒,那種畏首畏尾的神態,不管是誰看見了都覺得好笑甚至是嘲笑。當他在教室裏被老師喚起來背書時,更顯得局促不安,他的呼吸急促得好像快要斷氣了,兩腿站在那裏直發抖,牙齒也顫動得像要脫落下來一樣。他背出的句子含糊不清,幾乎沒人聽得懂,背完後,便頹然坐下,就像是疲憊不堪的戰士,突然獲得了休息。
也許你以為他一定會性格內向、文靜怕動、神經過敏、不喜交際、常常自怨自艾,但是你完全錯了,他沒有因有了種種缺陷而氣餒,反而因為有了這些缺陷而加緊了他的奮鬥,這種奮鬥並不是誰都能做到的。他經過長期的堅持和學習,才把那常常被人鄙視的氣喘改成一種沙聲,把齒唇的顫動和內心的畏縮改成卓越的口才和自信的行動。
缺陷造就了羅斯福一生的奮鬥精神,這無疑是他經營一生偉業最可貴的資本。他絕不把自己看作一個懦弱無能的人,當他看見別的孩子在操場上嬉笑、跳躍、東奔西跑、做著種種激烈的運動時,他也踴躍參加,從不退讓。他也能和大家一樣騎馬、賽球、遊泳、競走,而且常常名列前茅,成為業餘的運動家。他常常以那些堅定勇敢的孩子們為榜樣,自己也常常體驗冒險的精神,勇敢地對付種種惡劣的環境。當他和別人在一起時,他總是用親密和善的態度去對待任何同伴,主動與他們接近。這樣一來,他即使有著內向的自憐心理,也被自己的行動克服了。他深知上帝從來沒有創造一個標準的人,隻要自己心境舒坦快樂,一切都將順利得好像預先安排好的一般。
在他升入大學前,就經常自我鞭策,用有節律的運動和生活,恢複了他的健康。他使自己一改以前的懦弱,變成精力超眾、強健愉快的人了。他常常乘假期之暇,到亞曆山大去追逐牛群、到洛杉磯去捕熊、到非洲去捉獅子,他那種勇敢強壯的姿態,誰還會想到他就是曾在學校裏受窘的那個小學生呢?
羅斯福因為有缺憾,才有了奮鬥的動力,才有了堅韌的毅力,這一切,又給他帶來了人生的轉機,缺憾成就了他一生的功名。事情往往如此,越是有缺陷的地方,卻容易迸發勃勃的生機。
如果缺陷已經屬於自己,我們就應該正確地麵對它,不必太在意自己身體上的這種缺陷,把精力都放在自己該做的事上,並且積極進取,使自己更充實。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存在著缺憾,有殘缺沒有關係,可怕的是不思進取,那樣才是永遠的缺憾。
對於身體的缺陷,我們可以在心靈上進行彌補,讓自己更有內涵。我們無法使自己外貌完美,但我們絕對有能力使自己內心完美。我們要擁有一顆晶瑩剔透、美麗善良的心,做一個開朗、善良的人,隻有如此,才不會讓缺陷和完美顛倒黑白。
記得一部電影中有這樣一幕,女主角問她又啞又盲的男朋友有什麼優點的時候,那男孩兒快樂地指了指自己的眼睛和嘴巴,兩個人都笑了,他們心裏都很清楚:盡管他有些不幸,可他比任何人都堅忍、善良、樂觀、熱愛生命,這又何嚐不是另外一種美呢?上帝的確是公平的,一個人有什麼缺陷,他就一定會在其他方麵比別人多一個優點,隻要他的心態是積極的、向上的。
缺憾並不是人生的悲劇,隻要能夠放棄那種悲劇心態,缺憾就能幫助我們創造美,成就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