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上添花的事,人大多願意做,而雪中送炭的事卻不見得有多少人願意做。人常言:患難之中見真情,在患難中最易得良友。對身處困境中的人僅僅有同情之心是不夠的,應給予具體的幫助,使其渡過難關,這種雪中送炭、分憂解難的行為最易引起對方的感激之情,進而形成友情。
雪中送炭、口渴喂水是施恩的一大特征,別人有難處才需要幫忙,這是最起碼的常識。我們內心都有一些需求,有緊迫的,有不重要的,而我們在急需的時候遇到別人的幫助,則內心感激不盡,甚至終生不忘。所以要擁有一個好人緣,便應把握時機。
三國爭霸之前,周瑜並不得意。他曾在軍閥袁術部下為官,被袁術任命為一個小縣的縣令。這時候地方上發生了饑荒,年成不好,兵亂間又損失不少,糧食問題日漸嚴峻起來。居巢的百姓沒有糧食吃,就吃樹皮、草根,活活餓死了不少人,軍隊也餓得失去了戰鬥力。周瑜作為父母官,看到這悲慘情形急得心慌意亂,不知如何是好。
有人獻計,說附近有個樂善好施的財主魯肅,他家素來富裕,想必囤積了不少糧食,不如去問他借。
周瑜帶上人馬登門拜訪魯肅,剛剛寒暄完,周瑜就直接說:“不瞞老兄,小弟此次造訪,是想借點兒糧食。”
魯肅一看周瑜豐神俊朗,顯而易見是個才子,日後必成大器,同時也被他所感動,哈哈大笑說:“此乃區區小事,我答應就是。”
魯肅親自帶周瑜去查看糧倉,這時魯家存有兩倉糧食,各三千,魯肅痛快地說:“也別提什麼借不借的,我把其中一倉送與你好了。”周瑜及其手下一聽他如此慷慨大方,都愣住了。要知道,在饑饉之年,糧食就是生命啊!周瑜被魯肅的言行深深感動了,兩人當下就交上了朋友。
後來周瑜發達了,當上了將軍,他牢記魯肅的恩德,將他推薦給孫權,魯肅終於得到了幹事業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