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5章 善於從屈辱中學習(1 / 1)

漫漫人生路,有太多的不如意,退一步是海闊天空,隻要不忘記自己的最終使命,你還是你。要能承受別人的嘲笑,這是一種雅量,同時也是能忍的標誌。

守端禪師的師父是茶陵鬱山主,有一天騎驢子過橋,驢子的腳陷入橋的裂縫,禪師摔下驢背,忽然感悟,吟了一首詩:“我有神珠一顆,久被巨勞羈鎖。今朝塵盡光生,照見山河萬朵。”

守端很喜歡這首詩,牢牢地背下來。有一天,他去拜訪方會禪師。

方會問他:“你的師父過橋時跌下驢背突然開悟,我聽說他做了一首詩很奇妙,你記得嗎?”

守端不假思索,完整地背誦出來。等他背完了,方會大笑一陣,就起身走了。守端愕然,想不出什麼原因。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趕去見方會,問他為什麼大笑。

方會問:“你見到昨天那個為了驅邪演出的小醜了嗎?”

“我見到了。”

方會說:“你連他們的一點點都比不上呀。”

守端聽了嚇了一跳說:“師父什麼意思?”方會說:“他們喜歡人家笑,你卻怕人家笑。”守端聽了,當場就開竅了。

如果你不能接受一次嘲笑,將會受到別人更多的挑剔和攻擊。人生中如果你不能忍一時之痛,那麼你的痛苦將是長久的。

有幾位智障兒的家長說,經過漫長的歲月,他們已經能在照顧孩子的艱苦和磨難當中,慢慢體會到自己的心都被打開來了。他們能用接受考驗的心情歡喜承受,所以,即使外人看來,他們的處境是苦不堪言,他們卻甘之如飴。在逆境中忍辱負重、蹣跚前行,這個道理大家能接受;而在事事順利、飛黃騰達的時候也要“忍辱”,恐怕就不容易理解了。“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許多人在失意的時候還能刻苦自勵,一旦春風得意,就放蕩起來了,得意忘形,言行舉止失了分寸,災難禍害很快就隨之而至。所以要居安思危,成功要忍,歡樂也要忍。

其實,人生的各種境遇,都是我們學習的功課;有人能處逆境,卻未必能處順境。一個人將用什麼樣的心態,麵對自己所處的環境,這就要看他“忍辱”的工夫做得夠不夠。

善於從屈辱中學習,實在是成就業績的一個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