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誰家庭院落梅花(1 / 2)

“長安不是一個人的長安,長安是全下人的長安。”

這句話似乎脫胎於“下是下人的下”,卻有一層更深的涵義。

作為帝都的長安,整體規劃布局因地製宜,開引八條河流環繞帝城,猶如八條水龍環衛,形成“八水繞長安”景象,彰顯了帝王無上的尊嚴。更為難得的是地麵上的建築都是按照上星宿位置羅列排布,遵循“象法地,人合一”的哲學思想,不知道是巧合,還是故意為之,與修行宗旨竟然也不謀而同。

這句話的人是當朝太子殿下。

當年太宗皇帝望著魚貫出入的新科進世,道:“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而當今年青有為的太子在選取下修士的青雲榜下出同太祖類似的感歎。

“長安是下人的長安。”

作為帝都,長安的太學院是下修行子弟神往之地,每三年舉行一次青雲榜大試,前三十名名可直接進入太學院修行。

屆時下宗門子弟紛紛穰穰而來,為一個排名爭得頭破血流。

所以太子殿下的意思是長安是下修行者彙聚之所,下修行子弟已然盡入皇家的掌控。

就其胸襟來,不及太宗,就其氣象來可比肩而立。

數月跋涉,卓藏鋒在黃昏落日時抵達帝都。

他的頭長了,身材也高了一些,原本蒼白的麵孔經了這段時間曆練,變成那種看上去很健康的黧黑色。

“仙玉神匣”負在背上,被他仔細繞滿了粗粗的草繩,看起來像是一口藤條箱。匣蓋已然可以隨便打開,裏麵裝著《劍品》,以及那份對他來可有可無的婚書。

身上還有幾十個銅板,是古楞山下的村民給的盤纏。

自從孟太虛走後,淳樸的鄉民為感謝老道士除害,經常給他送菜送米,作為回報他也時常幫助村人驅趕毀壞莊稼的野獸,兩下裏相處甚是融洽。

除了看護林木莊稼,其他時間則按時到瀑布下承受水流衝擊。

那一道清冽的水從高空墜下,落在頭頂水珠飛濺,體內的萬千劍元凝成無數劍,如奔騰的野馬,在經脈氣海中翻騰咆哮,又像是高山熔岩炸裂,滾滾熱浪從氣海中竄出,從四肢百骸中散出,與轟轟烈烈瀑布清流彙聚,乍涼乍熱,如此反複。

就像一塊燒紅的鐵塊驟然落進水中,剛一冷卻,又被人劈手夾起扔進熊熊的烈火中。

這種經曆痛苦無比,每次走出水潭就像是一次重生。

他感覺自己就像是一隻蛻殼的蟬,經曆痛苦之後就是新生。

到最後越來越輕鬆,每不去瀑布下似乎渾身就不舒暢。

從強忍著堅持兩個時辰到後來一整呆在潭中,這個過程持續了三個月。

那幾章《秘傳射法指決》也習練得滾瓜爛熟,隻是內容太少,看來隻是幾章殘篇或者就是還沒有完成的一部著作。

這在以前他完全體會不到,經過瀑布洗髓煉體,他的感知能力更加靈敏。那遊蕩在身周連綿無盡的地元氣似乎伸手可觸,然而還是無法吸收。隻能然後他極不自然,極不情願,極不甘心的一次一次扯動弓弦,讓那閃電般的羽箭一次一次穿過浩瀚的地元氣。

一個能看到地元氣的人,一個夢想著都能修行的少年,眼睜睜看著地間的元氣靜靜流淌,青煙般四散,卻無法將之吸納。

正如一個聾子看到絲竹琴管,卻永遠不能聽到悅耳之音,這樣的痛苦比身體的痛苦更加折磨人,於是少年心底的惆悵和渴求變得無比的強烈。

他很清楚,一個並未打通“靈竅”的人,是無法修行的,但是偏偏為何自己能清晰看到那些誘人的地元氣?

他不知道,劍道謫仙為何有如此強大的賦?能看清楚元氣波動,就能防患於未然,立於不敗之地。在同等境界的修行者較量中,如果能窺破對方元氣運行路線,獲勝的幾率無疑會大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