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鳳姥之所以知曉得那麼清楚,是因為天帝也算是鳳姥看著長大的。
天帝曾有一段時間很頹廢,經常去九焰山看望鳳姥,其實隻是為了躲避有些人,一些事。
他曾經與天後撕破了臉地吵了一架。
在知曉太真投入東海之後,曾痛罵過天後毒婦心腸。
天後回答他,臣妾替天帝想好法子了,天帝卻還是得不到心愛之人,怪臣妾是應該的。
天帝怒不可遏說,你明知道太真若是知道禦天娶了別人,終是活不成了的!
天後憂傷地反問,難道比起陛下,臣妾更了解太真嗎?
一句話,讓天帝追悔莫及,分明他知道如果按照天後的法子,是將太真逼上絕路啊,可是,他卻心存僥幸,想著也許如此就能重新得到太真。
沒想到,卻隻能如此收場!
想怪天後,可最終能怪的隻是自己的貪心,天後不過就是利用他的貪念而已。
所以很長一段時間,他無法麵對天後,也無法麵對禦天。
禦天再揭開新娘蓋頭的時候,發現是五公主卻為時已晚,等他丟下五公主去找太真的時候,才知道她已經自毀神格投海自盡了。
禦天不信,發了瘋一樣尋找太真,可終究是一無所獲。
誰也無法讀懂禦天當時的心,在他瘋狂尋找了太真神而未果之後,突然很平靜地回到了天界,繼續為天帝效命,甚至更加賣命,而且待五公主也是極好的。
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籠絡人心,招兵買馬,實施複仇計劃。
隻是,他忍辱負重很多年很多年,最終那複仇行動卻沒成功。
所以,他敗北到了人界,才又開始了新的複仇計劃,想利用人界的力量逆天,如此才有了當初陵光神君參與的洪荒一戰,也才有了陵光神君與後夕晝的相遇。
當然,趙明月不是感激他給了這樣的機會,畢竟,將生靈性命棄之不顧的複仇計劃,都是該受到懲處的,不管什麼時候,她都會選擇替天行道。
隻是,當知道這個故事的時候,趙明月心中還是有莫名的同情。
禦天與天帝曾經也如同鬼王與犀照不是嗎?天上與地下,神心、鬼心、人心又有何不同呢?
或許都是因為一念之差,又或是為了心裏某一個固執的念頭,最終兄弟反目,情侶離散,骨肉分離啊。
陵光神君很小的時候,就見過禦天。
那時候他還在九焰山修行,五六歲的娃娃特別沒定性,鳳姥一個不留神他就能溜下山去玩,他去過天庭有幾回了,對太上老君的葫蘆惦記已久,所以那次直奔著那葫蘆去的。
顏色不一的葫蘆掛在藤架上,他有不敢過度使用法力,怕暴露自己,所以施法幾次都沒能摘下一個葫蘆。
可他屢敗屢試!
正在勁頭上,一雙大手從手邊拖住了他的小身板往上舉。
他隻是低呼一聲,倒也沒喊,做賊心虛但膽子也大,回頭就看到一個武館硬朗的人咧著嘴笑著說:“用手摘比較快。”
他是在幫他嗎?他根本就沒多想,因為腦袋都頂到葫蘆了,嘿嘿一笑隨手就摘了一個紅色的一個紫色的葫蘆,然後奶聲奶氣的說:“好了,摘到了,您可以把我放下去了。”
被防下來後,她才發現此人高大無比,他得把頭仰得高高的,才能看到他的臉。那人濃眉大眼,臉部輪廓硬朗立體,身上穿著鎧甲,威武極了。
不過此時正叉腰看著眼前他這個小不點,似乎是在等她發話。
陵光神君左右手各一個葫蘆,選擇了一下將紫色的葫蘆遞過去:“請閣下幫小神拿一下葫蘆,不過,就幫那一會兒等下要還給小神。”
那人想了想挑眉,接過紫葫蘆。
小小的陵光神君見他拿了葫蘆,抿嘴一笑,抱著紅葫蘆說:“那個,紫葫蘆就贈與大人了,如此,您可千萬不要去太上老君那告小神的狀。”
說完撒腿就跑。
領子立刻被人拎起來,那人笑著一口白牙:“小小年紀還挺狡猾,以為與本將軍分贓就是同夥了還是怎麼的?”
她當時小得個豆芽似的,動動小胳膊小腿發現完全沒有掙脫的可能,於是認了:“好吧,那將軍令小神去請罪好了。”
“你怎麼不說,是本將軍抱你摘的葫蘆。”
“嗯……將軍是抱了小神,但摘不摘是小神自己的意願,按道理小神還得謝謝將軍,又如何能指責將軍?”
那人聞言愣了愣哈哈大笑,將他放下來,還將紫葫蘆也還給了他:“拿去玩吧,不過下次不要偷偷拿,你若開口問,太上老君未必不給,至少本將軍就願意給這麼可笑的小家夥的。”
陵光神君又窘迫,又暗喜,將兩顆葫蘆抱在懷裏,笑嗬嗬地看著他。
他問:“你是何人?麵生得緊。”